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佳木斯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二)落实责任,全力推进。实行以县(市)区级政府为主,教育行政部门为实施主体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和部门领导责任制。成立由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统筹规划,制定相关政策,落实建设资金,组织工程实施等工作。教育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和实施工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发展改革、规划、财政、人事编制等相关部门做到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意见》的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三)加大投入,落实资金。继续深化“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县级统筹管理和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责任。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明确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职责,确保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编制好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预算,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落实到位;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建立扶困助学长效机制,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要认真使用好国家、省下拨的各项资金,使其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保障体系,设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年度县级财政预算;各地的教育费附加收入,应主要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
  (四)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彻底清查。并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制定学校布局调整、资源整合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全面落实领导班子配备、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改造、教学研究指导优先保证的政策。对闲置资源、布局调整规划和年度计划撤销的资源,县(市)区政府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所得资金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农村初中校舍改造资金、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资金、以及实验仪器设备更新、学校附属设施改造等项目资金,积极推进校舍维修改造,寄宿制学校食堂、宿舍建设以及中小学课桌、实验仪器设备装备、学校附属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五)注重“内涵”,提高质量。在改善办学条件、增强义务教育“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等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建设的“软实力”。一是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落实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施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校”的管理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向、激励和保障机制,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立足本校实际,创办人文教育、科教教育、外语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特色学校。三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抓手,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加大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共用,缩小校际间教学水平差距,全面提高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四是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素质教育导向机制,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五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确保学生就近入学。坚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制度,严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考试招生,不准以各类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不准分设重点校和重点班,推进高中配额制度改革。
  (六)强化队伍,提高素质。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统筹教师资源,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以农村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师轮岗交流、对口支援、送教下乡、开展教研活动、强化教师培训等方式,大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教师资源相对均衡。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教师待遇,在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举办薄弱学校校长培训班,建立区域内校长挂职交流培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结构。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