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单位:金川区政府、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房管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城管办、市爱卫办
(六)着力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9、千方百计扩大城乡就业。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和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继续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补员招考等方式安置就业、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第三产业促进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灵活运用小额担保贷款、技能培训等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自主创业。
20、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扩面征缴和监管,提高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女工生育保险水平,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和进城务工人员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廉租房建设步伐,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救助标准。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在全省率先统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医疗标准。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继续做好老龄工作,完善敬老爱老各项措施,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强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21、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四个集中”的原则,即: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中心村集中,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稳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认真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公寓、食堂、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22、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巩固和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加快医疗机构设施改造步伐,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培训工作,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能力。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抓好残疾人工作,争创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
23、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提升村社“农家书屋”。继续实施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充分发挥市科技馆和金川集团公司科技馆科普教育阵地作用,提高青少年科普工作水平。大力整顿文化市场,坚决取缔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黑网吧”。抓好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完善群众体育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24、加强社会管理。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实行扁平化、精细化管理,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领导干部定期下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严打刑事犯罪,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营造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