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同意对堤防、水闸及防洪堤的工程地质评价结论,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基本合理可行。
(三)补充丰山部分未作钻探试验的堤段工作。补充内林水闸引渠交通桥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四)补充对天然建筑材料的数量和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试验成果。
六、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
(一)防洪堤
(1)北溪下游防洪堤由九龙江北溪左岸丰山堤段和右岸石井堤段组成,基本同意堤线布置。
(2)丰山堤段新建防洪堤1.30km,加固扩建防洪堤7.10km,穿堤涵闸共6座;石井堤段加固扩建防洪堤2.62km,穿堤涵闸2座。
(3)基本同意本报告推荐的防洪堤的堤型,下一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对堤型做进一步优化比选。
(4)应补充防洪堤抗冲保护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堤段采用适合的防冲结构形式。
(5)基本同意丰山堤段和石井堤段各穿堤涵闸的布置和形式。各涵闸尺寸如下:碧溪水闸2孔(单孔宽3.0m×高3.0m),玉兰水闸3孔(单孔宽3.5m×高3.5m),浦西水闸1孔(单孔宽4m×高4m),红岩水闸2孔(单孔宽2.5m×高2.5m),后壁沟水闸1孔(单孔宽2.5m×高2.5m),银塘水闸3孔(单孔宽3.0m×高3.0m),蓬州水闸1孔(单孔宽2.5m×高2.5m),石井水闸1孔(单孔宽2.5m×高2.5m)。下一阶段对涵闸结构做进一步优化。
(二)东墩排涝闸及孚美节制闸
(1)同意建设东墩排涝闸(3孔,单孔净宽5.5m)和孚美节制闸(5孔,单孔净宽5m),分别位于西溪下游步文堤段及内林引港下游。
(2)同意东墩排涝闸采用钢筋砼涵闸结构,孚美节制闸采用钢筋砼开敞式结构。基本同意2座水闸的布置形式。
(3)下一阶段对2座水闸结构和消能防冲设计做进一步优化。
(三)内林引水闸及上、下游引港
(1)同意建设内林引水闸位于九龙江北溪内林堤段。
(2)基本同意内林引水闸采用钢筋砼涵闸结构,由进口段、闸室段、涵洞段和出口段组成,共3孔,单孔净宽4.5m。
(3)同意建设内林引水闸扩建上游引港长870m,下游引港长4.5km。
(4)下一阶段对内林引水闸结构和消能防冲设计做进一步优化设计。
七、金属结构及电气工程
同意设计报告采用的闸门形式及配电方案。
八、施工组织设计
(一)同意涵闸导流标准采用5年一遇。同意施工导流方法及导流围堰形式。
(二)基本同意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