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上述表内如有合理缺项,请用 / 标明
2、请及时改正自查中发现的问题
附件11:
放射诊疗单位放射卫生自查表(试行)
医疗机构名称:
自查项目
| 自查内容
| 自查意见
|
是
| 否
| 备注
|
基本条件
| 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
|
|
|
|
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
|
|
|
|
制定了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
|
|
|
工作人员接受防护知识培训,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
|
|
|
为工作人员建立了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
|
|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
|
|
|
放射诊疗过程中正确使用合格的相关试剂
|
|
|
|
放射诊疗设备与许可证上批准的一致
|
|
|
|
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
|
|
|
放射治疗
| 设备和防护用品
| 放射治疗场所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
|
|
|
|
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
|
|
|
警示标志
| 含源放疗设备表面设有电离辐射标志
|
|
|
|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进出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
|
|
|
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
|
|
|
|
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 有放射治疗设备性能检测报告
|
|
|
|
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有校准证书
|
|
|
|
有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检测报告
|
|
|
|
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
|
|
|
有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方案
|
|
|
|
核医学
| 设备和防护用品
| 有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
|
|
|
|
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
|
|
|
|
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
|
|
|
放射性同位素不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同库储存,储存场所采取有效防泄漏措施,安装必要报警装置
|
|
|
|
警示标志
| 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容器,设有电离辐射标志
|
|
|
|
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
|
|
|
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
|
|
|
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 有核医学设备性能检测报告
|
|
|
|
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有专人负责,
有登记和检查制度
|
|
|
|
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应有校准证书
|
|
|
|
有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检测报告
|
|
|
|
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
|
|
|
有核医学诊疗质量保证方案
|
|
|
|
介入放射学
| 设备和防护用品
| 有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
|
|
|
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
|
|
|
|
警示标志
| 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
|
|
|
张贴“受检者危害告知”
|
|
|
|
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 有介入放射学设备性能检测报告
|
|
|
|
有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检测报告
|
|
|
|
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
|
|
|
有介入放射学诊疗质量保证方案
|
|
|
|
X
射线影像诊断
| 设备和防护用品
| 有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
|
|
|
警示标志
| 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
|
|
|
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 有影像设备性能检测报告
|
|
|
|
有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检测报告
|
|
|
|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
|
|
|
有X射线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方案
|
|
|
|
自查人: 自查日期: 联系电话:
注:1、上述表内如有合理缺项,请在备注栏内用 / 标明
2、请及时改正自查中发现的问题
附件12:
学校卫生自查表(试行)
学校名称(教育局登记注册全称):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 检查内容
| 是
| 否(请说明)
|
有传染病防控工作负责人
| | |
有传染病防治管理部门
| | |
有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人员
| | |
按规定对在校学生进行健康体检
| | |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 | |
开设健康教育课
| | |
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
| | |
开展急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防控
| | |
有对传染病病愈返校情况进行管理的书面记录
| | |
有学生因病缺课及追查书面登记
| | |
有学生晨检书面记录
| | |
有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书面记录
| | |
有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书面记录
| | |
有预防接种补证补漏种书面记录
| | |
突发卫生应急
| 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 |
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 | |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 | |
配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兼)职报告人员
| | |
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卫生
| 教室人均面积符合标准(标准:小学不低于1.15m2、中学不低于1.12m2,中专技职校参照中学合格标准1.12m2)
| | |
课桌椅
| 每间教室内至少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 | |
学生课桌椅每人一席
| | |
黑板
| 教室黑板表面无破损
| | |
黑板表面无眩光
| | |
教室黑板尺寸符合要求(黑板高度不小于1米,宽度小学不小于3.6米,中学不小于4米;)
| | |
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符合要求(小学宜为0.8-0.9米,中学宜为1.0-1.1米)
| | |
教
室
采
光
| 教室采用左侧或左右双侧采光
| | |
教室玻地比符合标准(教室玻地比标准为不低于1:6,玻地比即教室所有门窗玻璃总面积与地面总面积之比)
| | |
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
| | |
教室窗户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 | |
教室照明
| 教室黑板按要求设置局部照明灯40w×2盏
| | |
教室灯桌距离符合标准(1.7-1.9米)
| | |
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符合标准(采用计算日光灯瓦数方法,即大于等于360瓦并均能正常开启为合格)
| | |
教室照明灯具长轴与黑板垂直
| | |
教室灯具为控照式
| | |
学生宿舍
| 宿舍人均面积不低于3.0m2
| | |
男女宿舍分区或分单元布置
| | |
学生宿舍底层出入口及门窗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 | |
学生宿舍不与教学用房合用
| | |
住宿学生一人一床
| | |
学生宿舍上铺床位有安全防护栏
| | |
学生宿舍设厕所、盥洗设施
| | |
厕所
| 厕所内有洗手设备
| | |
独立设置的厕所与生活饮用水水源和食堂相距30米以上
| | |
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
| | |
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 | |
学校饮用水卫生
| 二次供水的储水池(罐)有安全防护设施
| | |
二次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并有记录
| | |
二次供水设备周围无污染物
| | |
自备供水有卫生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水质监测
| | |
自备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并有记录
| | |
分散式供水使用前进行消毒
| | |
开水贮水容器、桶装水饮水机及其管道定期消毒,并有记录
| | |
持有涉水产品有效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