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按医疗器械管理的口罩有三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护理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它们的相关技术要求和用途各不相同。
医用防护口罩的作用是通过佩戴者呼吸克服部件阻力,滤过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口罩的过滤效率较高,执行国家标准GB19083-2003《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即滤料级别为N95。这也是市面上所称的“N95口罩”,其中N95为滤料的等级,表示等级滤料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不小于95%。建议医护人员进出隔离室时使用,或者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选用。
医用外科口罩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使用,为接受处理的患者及实施有创操作的医务人员提供防护,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此类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30%,执行医药行业标准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医用护理口罩等普通医用卫生口罩,其相关技术要求执行企业注册标准,由于缺少对非油性颗粒及细菌的过滤效率的要求,或者过滤效率的要求比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都低,其防护作用有限,可用于医疗单位或者家庭一次性卫生护理,但不得用于临床有创操作过程,对病毒或细菌不能起到完全的阻隔作用。
专家指出,医用护理口罩对防护甲型H1N1流感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建议医疗机构和消费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仔细查看产品标识的适用范围,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产品查询】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http://www.cmdi.gov.cn/--专业数据库
--查询产品注册信息
附件二:
防控甲型H1N1流感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之二: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防护帽、防护鞋套
【管理类别】依据《
关于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等产品分类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3]57号),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
依据《
关于氧气流量计等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3]310号)防护帽、防护鞋套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
【强制标准】《GB 19082-2003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2010-03-01,将被《GB 19082-2003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