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市加快推进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意见
(郑政〔2011〕4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和《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战略规划(2010-2030年)》,加快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逐步提升郑州在全国物流格局中的枢纽功能和地位,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
郑州市交通通讯发达,区位优势突出,加快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对于调结构促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快将郑州的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产业发展业态,推进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是在国际后经济危机时期,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现代区域竞争本质上是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增强物流配套服务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聚集高端产业,提升本地区制造业层次,从而实现产业、物流和市场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经济运行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二)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是贯彻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区域经济的统筹推进,国际物流中心将随着经济发展格局变化向中西部转移,中部地区将出现新兴的国际性物流中心。郑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在中部城市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必须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占据中部地区物流发展高地。
(三)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是构建我市战略支撑产业的必然选择。物流业是服务业重要产业之一,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调高、调优、调轻,提高我市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郑州的“中”、“通”优势,集中体现在建立大交通、大物流、大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是支撑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国际物流中心为目标,以《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和《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战略规划(2010-2030年)》为引导,有序发展国际物流区、航空港物流区、西部物流区、北部物流功能区、南部物流功能区等五大功能园区,着力打造郑州国际物流区和航空港物流区两个核心区,提升国际物流、区域分拨、本地配送三大功能,完善物流设施和网络体系建设,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建立政策扶持体系。把郑州建设成为连接世界、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型国际物流中心。
(二)工作目标1.近期目标到2015年,郑州市物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占生产总值9%左右。货运量达到3.5亿吨,集装箱始发量140万标箱,航空货运量30万吨,国际货运量占比50%。初步建成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内陆“无水港”、连接中亚和欧洲的“东方陆港”、国际航空货运中心、国内集散分拨中心和区域物流配送中心。2.长远目标到2020年,郑州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占生产总值的15%左右。货运量约4.5亿吨,集装箱始发量200万标箱,航空货运量50万吨,国际货运量占比50%。把郑州建成中西部领先的综合型内陆港和重要的国际航空货运中心,辐射全国的区域分拨中心,辐射我省及周边部分地区的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