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拓宽融资渠道根据项目不同性质,形成针对物流中心建设的专业化投融资体系。通过银行贷款、PPP(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BOT(特许权融资)、ABS(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融资,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市场化运作、多元化融资。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符合物流特点的内外部信用评级体系,创新服务业企业授信经营模式,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探索仓储设施和运输车辆抵押、仓单质押、存货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推广联贷联保新模式。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围绕核心企业、开发上下游企业的全景式供应链融资方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公司)、创业投资机构以及信用担保机构积极面向物流企业开展业务。
(六)构筑物流人才培育平台积极构建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支持郑州市及河南省内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与物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培养现代物流紧缺人才;鼓励省内外院校、科研院所与我市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合作,建立物流业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七)优化配送车辆交通管制进一步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科学管理,根据全市交通状况和物流业发展情况,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城市物流配送业务,制定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交通管理办法,引导物流企业使用安全、节能、环保、机动灵活的城市配送车辆。对符合标准的车辆,优先发放通行证、运输证,为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和停靠提供便利。
(八)设立专项扶持引导资金设立市级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市级财政在预算内每年安排2亿元,用于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研究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主要用于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物流产业项目,特别是建立多式联运、仓储分拨、配送中心、快运速递、集装箱运输、综合物流服务、物流信息服务、供应链管理等重点项目引导扶持;对全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和物流园区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项目扶持;对重点物流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现代物流和供应链服务管理方式系统化、网络化、商务运营电子化奖励;对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及示范性工业企业物流剥离外包补助;对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需的专项统计、规划等基础性工作的扶持;对物流人才引进、企业等级认证等方面配套支持和奖励;其他经市政府批准需要支持的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其他项目及事项。
(九)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建立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加快制定和推进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网络的技术标准。尽快形成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物流企业以全面实施标准化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先行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机具设施和条形码、信息交换等技术。对暂不具备制定标准的行业,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牵头制定协会联盟标准,积极开展服务承诺、服务规范和服务公约等行业自律制度建设。开展标准化示范,对示范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附件:郑州市加快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 工作任务
| 具体工作
| 责任单位
|
主要工作
|
1
| 加强组织领导
| 充分发挥郑州市推进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下设办公室,整体推进各项工作
| 市发展改革委
|
2
| 加强规划引导
| 规划宣传
| 市发展改革委
|
五个物流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 市规划局、国际物流园区管委会、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
|
项目布局
| 市发展改革委
|
3
| 加强项目准入管理
| 入驻物流园区重点项目认定制度
| 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
成立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
| 市人社局
|
规范申请进入物流园区项目的办理程序
| 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
|
4
| 加强物流基础工作
| 建设建设五大物流功能区基础设施
| 市交通委、发展改革委
|
完善物流通道网络
| 市交通委、发展改革委,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
与港口城市及周边城市的对接
| 市交通委、发展改革委,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
物流信息化建设
| 市工信委、发展改革委、商务局
|
物流统计系统平台
| 市统计局
|
5
| 加强口岸通关建设
| 简化审批手续
| 市发展改革委
|
电子口岸建设
| 市发展改革委
|
构建快速通关机制
| 市发展改革委
|
6
| 加强物流主体培育
| 培育壮大骨干物流企业
| 市商务局、科技局
|
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
| 市商务局
|
鼓励物流企业进行等级认证
| 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
|
7
| 鼓励企业剥离内部非核心物流业务
| 物流业务的分离与外包
| 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
|
8
| 加强产业物流体系建设
| 打造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两大中心,培育和引进交易机构。
| 市商务局、粮食局、供销社
|
9
| 建立物流业绩效考核机制
| 建立物流业绩效考核机制
| 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
|
政策保障
|
1
|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 放宽登记注册门槛
| 市工商局
|
简化连锁经营证照办理程序
| 市工商局
|
减少审批环节
| 市工商局
|
除化工物流、危险品仓储以外所有物流项目由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审批
| 市环保局
|
2
| 完善土地支持政策
| 土地规划、利用
| 市国土局、规划局
|
土地价格
| 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
|
土地抵押、融资手续
| 市国土资源局、住房保障局
|
保障物流园区用地需求
| 市国土资源局
|
3
| 加大税收政策落实力度
| 物流企业总部纳税政策
| 市地税局
|
新办物流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 市国税局、地税局
|
招录再就业人员税收优惠政策
| 市国税局、地税局
|
小型微利物流企业纳税优惠政策
| 市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
|
物流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 市国税局、地税局
|
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免征关税政策
| 市海关、国税局、市发展改革委
|
单位和个人从事物流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的税收政策
| 市国税局、地税局
|
对物流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税收优惠政策
| 市国税局、地税局
|
对物流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 市国税局、地税局
|
4
| 实行价格规费扶持
| 用电、用水、用气、用地价格政策
| 市物价局
|
整顿规范收费管理
| 市财政局
|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道路临时占用费、征地管理费政策
| 市财政局
|
减免市级有权减免的行政性收费
| 市财政局
|
5
| 拓宽融资渠道
| 形成针对物流中心建设的专业化投融资体系
| 市政府办公厅金融办
|
6
| 物流人才培育平台
| 构建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 市人社局
|
7
| 优化配送车辆交通管制
| 制定城市物流配送车辆管理办法
| 市公安局、交通委
|
8
| 设立专项扶持引导资金
| 设立专项扶持引导资金
| 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商务局
|
9
| 完善行业标准规范
| 建立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
| 市质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