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十二五”培训计划》的通知

  (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适用于相关师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现状剖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途径、方法,心理健康教材研究等。

  (七)校本研修能力培训

  适用于从事学校管理者和部分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校本研修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管理与评价的基本方法等。

  (八)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适用于所有参培教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课件制作实践训练、信息技术能力训练等。

  (九)高中课程改革教师培训

  适用于民族地区市(州)、县教研、培训机构专业人员、教育局领导,所有高中学校校长和教师。主要内容包括:高中课程改革通识培训,高中课程标准、教材培训与学科教学培训和高中课程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培训。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工作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全面提升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是全力落实基础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培训纳入地方教育发展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优先保证。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制订教师培训的具体实施计划,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加大经费投入,规范经费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专款用于农村学校教师培训;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规定,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规范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的管理,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确保培训实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培训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时(分)管理制度,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校长、教师的培训与使用和管理相结合),与教师资格证书再认证和教师职务评聘相结合,建立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