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等基本情况;
(二)工程项目的名称、位置、结构、规模、附属设施等基本情况;
(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相关资质情况;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建设单位未办理养护管理备案的,设施建成后养护管理单位可以拒绝接管。
第九条 养护管理主管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应当及时确定养护管理单位,并自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建设单位下列事项:
(一)养护管理单位名称、办公地址和联系方式;
(二)该城市基础设施移交接管的相关要求;
(三)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由养护管理单位参与的事项。
养护管理主管部门不能及时确定养护管理单位的,由养护管理主管部门代替养护管理单位参与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活动。
第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通知养护管理单位参与下列活动: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施工图交底;
(二)涉及使用功能的设计变更;
(三)竣工验收;
(四)养护管理主管部门已向建设单位明示需要参与的其他活动。
养护管理单位参与前款活动发现足以对养护管理产生影响的问题的,应当以书面方式向建设单位提出改进意见,建设单位应当听取。双方就此产生争议而协商不成的,依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城市基础设施竣工验收应当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区(县)养护管理主管部门参加;对不符合竣工验收标准要求的,建设单位应当予以整改并记录在案。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后30日内向养护管理单位提供下列移交材料:
(一)竣工验收报告及竣工验收备案证明;
(二)经备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三)建设工程的相关技术材料和地下管线的现状材料。
第十三条 养护管理单位收到移交材料后经审核材料齐全的,应当自收到全部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核查等相关核查工作。
城市基础设施经核查可以移交接管的,养护管理单位应当自完成核查工作后5个工作日内与建设单位签订移交接管协议书。
养护管理单位核查后认为城市基础设施不具备移交接管条件的,应当与建设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依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