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件2 食品工业重点企业名单 1.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3.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 4.河南省正龙食品有限公司 5.河南华英禽业集团 6.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7.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 9.五得利集团新乡面粉有限公司 10.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11.河南大用实业有限公司 12.河南省北徐集团有限公司 13.河南金丹乳酸科技有限公司 14.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 15.河南阳光油脂集团有限公司 16.乐天澳的利饮料有限公司 17.河南省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18.郑州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 19.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 20.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1.河南省志元食品有限公司 22.新乡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 23.安阳市健丰食品有限公司 24.河南神人助粮油有限公司 25.河南省龙云集团有限公司 26.郸城财鑫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27.驻马店市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 28.河南省张弓酒业有限公司 29.河南永达食业集团 30.郑州统一企业有限公司 31.周口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 32.新乡市亚特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33.开封福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34.河南省星河油脂有限公司 35.郑州海嘉食品有限公司 36.平煤集团开封兴化精细化工厂 37.驻马店顶志食品有限公司 38.遂平益康面粉有限公司 39.孟州市华兴有限责任公司 40.濮阳县训达油脂有限公司 41.新乡市新良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42.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 43.焦作市河阳酒精实业有限公司 44.河南三利食品有限公司 45.河南华星粉业股份有限公司 46.河南省大程粮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7.宝丰酒业有限公司 48.禹州市实佳面粉有限公司 49.洛阳春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50.开封市家家福面粉有限公司 附件3 食品工业20个全产业链企业集团名单 1.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猪-肉制品-综合利用产业链) 2.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生猪-肉制品-冷链物流产业链) 3.河南大用实业有限公司(肉鸡-鸡肉产品产业链) 4.河南永达食业集团(肉鸡-鸡肉产品、方便快餐食品产业链) 5.河南华英禽业集团(鸭-鸭肉产品产业链) 6.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肉牛-屠宰-牛肉产品产业链) 7.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奶牛-乳制品加工产业链) 8.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奶牛-乳制品产业链) 9.河南省正龙食品有限公司(小麦-面粉-挂面、方便面产业链) 10.河南金丹乳酸科技有限公司(玉米-乳酸-衍生品产业链) 11.郸城财鑫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玉米-淀粉-淀粉制品产业链) 12.河南省星河油脂有限公司(花生-花生油加工产业链) 13.开封市包公食品有限公司(花生-花生油-花生食品加工产业链) 14.河南阳光油脂集团有限公司(油料-油脂-副产品加工产业链) 15.驻马店顶志食品有限公司(芝麻-芝麻油产业链) 16.三门峡湖滨果汁饮品有限责任公司(苹果-果汁加工产业链) 17.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茶-茶产品-茶精深加工品产业链) 18.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枣-大枣食品-大枣精深加工产业链) 19.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农副产品-速冻食品产业链) 20.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农副产品-速冻食品、常温方便食品产业链) 附件4 重点工作分工安排
河南省轻工业2011年行动计划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二○一一年五月五日) 轻工业是我省确定的六个高成长性产业之一。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2011年河南省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专项工作方案》,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途径,培育龙头企业、强化优势品牌、壮大产业基地,加快产业集群链式发展,着力打造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皮革皮具、包装印刷、塑料制品等五个超500亿元产业。 二、工作目标 2011年力争全省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600亿元,增加1100亿元。 三、重点工作 (一)打造五个超500亿元的优势产业。 1.家用电器。重点培育郑州、新乡、信阳、商丘民权家用电器产业集群,支持新飞集团、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香雪海商丘公司、河南科隆集团等加快技术升级,形成中部地区空调制冷及小家电生产基地。重点引进生产新型节能、环保和智能化、信息网络化家电产品,提升小家电工业设计和制造工艺水平,重点开发都市化、专用化家电产品。重点支持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600万套家用空调、50万套商用空调项目,香雪海集团年产200万台冷柜项目,商丘市中国飞龙家电集团年产500万台洗衣机、冰箱和冷柜项目,新乡龙腾制冷高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台套新型节能空调换热器项目建设。 2.家具厨卫。重点培育郑州、洛阳、信阳、濮阳等家具产业集群,支持郑州雅宝家具有限公司、新乡大班家具有限公司、开封华兰木业有限公司、洛阳花城办公家具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板式、软体、金属家具的生产工艺水平,积极引进高附加值的家具品牌企业入驻我省重点产业集聚区(园区),形成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格局。重点支持开封大营家居产业园生产高档办公家具、高档居住家具,开封华兰木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套家具、周口市深圳亚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0万镗防盗门等项目建设。 卫生洁具。重点培育许昌长葛、洛阳新安等卫生洁具产业集群,依托美迪雅瓷业有限公司、蓝健卫浴有限公司、洁达陶瓷有限公司等品牌企业,提高工艺质量水平,开发高中档精品洁具,打造中部地区卫生洁具制造中心。重点支持许昌富田瓷业有限公司年产28万件高档日用装饰卫生陶瓷、焦作欧翔陶瓷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卫生洁具生产线等项目建设。 3.皮革皮具。以孟州市桑坡毛皮工业园、长葛市白寨制革工业园、鄢陵箱包皮具工业园、平舆县制革工业园、周口-河南出口鞋基地为依托,支持隆丰皮革企业有限公司、河南博奥皮业有限公司、金牛皮业有限公司、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双凤鞋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提高工艺水平,开发汽车坐垫、家具装饰革、防水防污多功能高档皮革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高端突破。积极引进皮箱、包(袋)、皮鞋等制品产业,带动皮革(毛皮)服装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加快设计创意体系建设,打造知名品牌,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以中高端产品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重点支持河南信德制革有限公司年产轻革250万平方米项目、驻马店市平舆县皮革皮具工业园年销售额百亿元级的产业集群等建设。 4.包装印刷。重点培育郑州金誉包装有限公司、河南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华丽纸业有限公司、河南金芒果印刷有限公司、河南省新斗彩印刷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依托食品、医药和文化、会展、广告等产业,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现代包装印刷基地。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创意设计,优化产品结构,大力承接绿色、创意印刷产业,扩大高档纸箱、纸盒生产规模。重点支持金誉包装农副产品食品安全功能性包装材料、鹤壁市年产3万吨高档环保彩印包装工业园等项目建设。 5.塑料制品。培育郑州金誉包装有限公司、焦作咏春塑胶有限公司、河南冠通塑胶材料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塑料管材、型材,包装材料,农用薄膜等产业用塑料制品和日用塑料制品,引导管材、压延制品、薄膜、包装材料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功能性塑料制品,提高技术水平,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成为塑料制品产业支撑力量。 (二)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以新乡、民权、偃师、虞城、鹿邑、淮阳、洛宁、清丰等县(市)产业集聚区(园区)为载体,以特色发展为着力点,积极承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等省的家用电器、皮革皮具、节能照明、金属制品、玩具礼品、塑料制品、家具制造、木材加工等产业,重点提升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皮革皮具、包装印刷、塑料制品等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开展承接轻工业转移专项活动,研究出台我省承接轻工业转移的扶持政策,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企业或集群式产业转移,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三)培育壮大50家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军地位和骨干带动作用,重点培育50户综合经济效益强的企业。2011年力争培育2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2家超50亿元企业,新增5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鼓励中小型企业为龙头骨干企业提供协作配套,不断提高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能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轻工制造业发展格局。 (四)重点培育20家知名品牌。强力推进河南轻工产品品牌建设,以内生品牌多元化发展为基础,以建设国内低成本、创新型、绿色环保的轻工产品制造中心为目标,重点培育新飞、香雪海、科隆、新航等家电品牌,际华三五一五、新乡黑田明亮、焦作隆丰皮草等皮革品牌,美迪雅、大班、三环、雅宝等家具品牌,蓝健、洁达等陶瓷品牌,金誉、金芒果等包装印刷品牌,安阳塑化、焦作咏春等塑料制品品牌。支持企业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建立向社会发布河南轻工品牌产品制度,引导品牌消费,提高我省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五)开拓国内、国际消费市场。落实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开拓国内消费市场。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基础,推进消费品下乡行动,选择家用电器、家具、皮革及其制品等消费热点行业,举办产销对接会、博览会,开展“名品”进“名店”活动,提高“河南造”产品在商场的上柜比例。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扩大海外投资,开拓中东、西亚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重点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轻工业发展,组建轻工业发展实施工作组,具体负责行动计划的实施,省直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建立省、市、县三级产业发展联动机制,省级重点抓龙头、市级重点抓基地、县级重点抓特色,在产业布局、项目建设、集群集聚、链条完善、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凝聚合力,协调联动,强力推进。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产业链条延长、工艺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结构优化、重点企业壮大、自主品牌培育等项目建设,确保实现轻工业振兴目标。落实国家已出台鼓励轻工业发展和振兴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轻工业调整振兴重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土地等多种措施支持轻工企业上市融资;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积极为轻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的中小轻工企业发行集合债券、集合中期票据、集合信托计划、集合短期融资券。 (三)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把企业服务作为推进轻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企业服务长效化、制度化,继续完善企业服务直通车、三级重点服务企业、首席服务员等制度,健全政策导向、要素保障、市场开拓、融资服务、困难企业帮扶等长效服务机制,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对重点企业和列入计划的重点项目,相关部门要在立项审批、资金支持、土地审批、环评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和生产要素供应。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和产销对接活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继续清理和规范各类涉企收费,推进实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一费制”,加强在建重大项目和企业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减少和规范涉企审批,优化固化流程,提高行政效能,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四)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提高企业运用多种融资工具的能力,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探索多种抵押担保方式,加大对轻工业转移的信贷支持。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功能,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建立集金融、担保、股权、租赁、产权交易、小额贷款等机构为一体的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缓解中小轻工企业融资困难。积极为大型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券,开拓海外市场,实施兼并重组和海外并购提供金融支持和汇兑便利。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和信用评级体系。 (五)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加强轻工业管理制度建设,加快建立管理体系,强化重大项目过程监督和管理,对项目完成较好的企业和在推动产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中做出突出成绩的特色产业园区予以表彰和奖励。 附件:1.轻工业2011年重点项目表 2.轻工业重点企业名单 3.重点工作分工安排 附件1 轻工业2011年重点项目表 单位:亿元
|
|
法搜 CopyRight © 2008 www.fso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