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农牧业厅关于加快转变东部地区农牧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牧业实施意见的通知


  (四)积极发展设施农牧业

  设施种植业。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同步推进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开发,加快扩大设施种植业的规模,提高设施种植业经营水平和质量效益。进一步加强与东北三省、北京、天津等周边大城市的对接,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推进绿色蔬菜副食品基地建设。重点建设设施蔬菜、设施瓜果、设施食用菌三大产业,其中主要以设施蔬菜为主,积极推进结构调整,突出区域特色和规模优势,培养区域优势品牌,优化整合各种资源,重点打造东部设施蔬菜外向型基地、中东部环京津设施基地等有区域特色的生产基地。

  设施养殖业。以推进标准化圈舍建设和改造为重点,着力引导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突出抓好养殖场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技术和环保措施等关键环节。提高养殖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逐步从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庭院模式向规模养殖的园区模式转变。调整优化乳制品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强化生产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基本建立奶业长效管理机制和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进肉羊、肉牛、奶牛、生猪和禽类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五)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

  加强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按照建设祖国北方生态屏障的要求,结合农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落实投资,大力推进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突出防沙治沙、生态综合治理;在嫩江-辽河流域重点农耕区突出农田林网建设;大兴安岭东麓黑土区突出水土保持林建设。草原牧区以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生态为核心,坚持保护和建设相结合,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生态极度恶化地区继续组织实施异地扶贫移民、边境生态移民和移民扩镇等项目,进一步提升草原生态功能,保障草原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举、防汛抗旱并重,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加强嫩江、辽河等大江大河治理,积极推进锡林郭勒盟供水工程、引绰济辽和三座店引调水工程等大中型水资源配置与调蓄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规划中提出的蒙东的建设任务,积极推进尼尔基、绰勒、察尔森水利枢纽下游灌区建设,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牧业。一是嫩江和海拉尔河流域。重点开发利用地表水,适度开发地下水,因地制宜采取渠道防渗、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对现有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新建一批大中小型灌区。二是内陆河流域。重点进行节水改造,适度发展分散的小型灌区,节水措施以滴灌、喷灌为主。三是辽河流域。限制发展地表水灌区及地下水超采区。灌区以节水改造配套为主,节约的灌溉水量主要补给河道;地下水超采区以滴灌、喷灌为主,节约的水量不再扩大灌溉面积,主要用于回补地下水。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