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产业,重点实施中国电科光伏产业园、富士康苹果产业园、太原罗克佳华物联网地眼工程、山西新天地静脉产业园等项目。通过狠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新兴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培育和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加快开发区扩容提质。发挥高新区、经济区等开发区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中的作用,重点推进电子信息、煤炭机械等产业发展,抓好横店工业园、不锈钢园区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和企业向园区集聚,并孵化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引领全市创新发展,使园区成为建设一流新兴产业基地的主战场。
二、着力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建设环渤海和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华夏文明看山西旅游中心、国际性专业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抓住我市成为国家交通枢纽城市和太中银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成的机遇,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重点支持武宿物流中心、不锈钢园区国际物流中心、钢铁交易中心、山西汇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等项目,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引用先进管理技术,推广先进物流理念,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积极塑造“唐风晋韵·锦绣龙城”品牌形象,以资源和市场为纽带,深入挖掘我市旅游景点文化内涵,进一步完善晋祠、天龙山、蒙山、崛围山等景区景点的配套基础设施,重点推进西山、双塔文化创意园区和清徐文化产业园建设,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继续办好中国(太原)能源博览会、中国(太原)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太原)特色农产品博览会,积极筹办中国(太原)文化产业博览会,提高世界晋商大会等会展品牌知名度,努力把太原打造成为国际性专业会展中心。
抓好太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及“新三板”在太原的设立工作。积极鼓励金融企业在有效合理管控风险的基础上,加大金融品种和服务创新力度,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在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对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鼓励和支持传统服务业企业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流通方式,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发展休闲娱乐、家政服务、托老托幼、保洁保绿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开发就业岗位,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加强自主创新基地建设,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