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公布山东省2011年中央财政花生良种补贴项目推介品种的通知
(鲁农种植字〔2011〕18号)
有关市、县(市、区)农业局(农委),厅属有关单位:
为做好我省2011年中央财政花生良种补贴试点工作,省农业厅按照项目补贴品种有关要求,组织筛选确定了山花11号等34个花生品种作为项目实施的推介品种(详见附件)。现予公布。
各地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品质优先、种源充足、农民欢迎、市场认可的原则,优先选择经过生产实践检验、适合当地种植、没有明显缺陷的品种。要加强推介品种的宣传和引导,积极引导项目区农民使用推介品种参与良种繁育和使用良种进行生产,但不得采取强制手段干预农民自愿选种。各补贴项目县(市、区)要广泛征求项目区农民意见,并从促进花生生产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出发,合理确定良种补贴采购品种,力求最大限度满足农民需求。为避免品种过多过乱,原则上每个项目县补贴品种不超过5个。
附件:山东省2011年中央财政花生良种补贴项目推介品种
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
附件:
山东省2011年中央财政花生良种补贴项目推介品种
一.大花生品种(22个)
1.山花11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25号
育种者:山东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系(莱宾大豆/7709-2)F
1种子经
60COγ射线2万伦琴辐射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属中间型大花生品种。荚果普通形,网纹清晰,果腰较浅,籽仁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白色。区域试验结果:春播生育期127天,主茎高48厘米,侧枝长52厘米,总分枝9条;单株结果14个,单株生产力19.2克,百果重209.5克,百仁重87.9克,公斤果数607个,公斤仁数1252个,出米率71.3%;抗病性中等。2007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22.3%,脂肪47.3%,油酸40.2%,亚油酸37.1%,O/L值1.1。2007年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网斑病病情指数60.8,褐斑病病情指数15.2。
产量表现:在2007-2008年全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荚果337.0公斤、籽仁240.3公斤,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6.1%和8.7%;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79.8公斤、籽仁274.4公斤,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13.7%和15.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8000-10000穴,每穴2粒;重施有机肥和磷肥,高肥水地块注意防倒伏。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地区: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种植利用。
2.青花7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26号
育种者:青岛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系花32与白沙505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荚果普通形,网纹清晰,果腰较浅,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白色。区域试验结果:春播生育期125天,主茎高41厘米,侧枝长45厘米,总分枝9条;单株结果15个,单株生产力20.6克,百果重210.4克,百仁重90.4克,公斤果数573个,公斤仁数1284个,出米率71.5%;抗病性中等。2007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20.4%,脂肪46.8%,油酸41.2%,亚油酸35.0%,O/L值1.2。2007年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网斑病病情指数60.8,褐斑病病情指数9.3。
产量表现:在2007-2008年全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荚果333.0公斤、籽仁238.5公斤,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4.6%和7.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69.9公斤、籽仁269.8公斤,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10.8%和14.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9000-10000穴,每穴2粒;生长中后期注意防止植株徒长。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地区: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种植利用。
3.花育33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27号
育种者: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系8606-26-1与9120-5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荚果普通形,网纹较深,果腰浅,籽仁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桔黄色。区域试验结果:春播生育期128天,主茎高47厘米,侧枝长50厘米,总分枝8条;单株结果16个,单株生产力20.4克,百果重227.3克,百仁重95.9克,公斤果数544个,公斤仁数1166个,出米率70.1%;抗病性中等。2007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19.1%,脂肪47.3%,油酸50.2%,亚油酸29.2%,O/L值1.7。2007年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网斑病病情指数52.6,褐斑病病情指数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