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表现:在2004-2005年全省大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亩产荚果319.8公斤、籽仁232.5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3%和9.4%;在2006年生产试验中,亩产荚果327.6公斤,籽仁240.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0.9%和12.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10000-12000穴,每穴播两粒。注意化控防倒伏。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地区: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直播或麦田套种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11.临花6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32号
育种者: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种子总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为花32与白沙505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129天,株型紧凑,疏枝型,连续开花,较抗倒伏,主茎高38.5厘米,侧枝长44.2厘米,总分枝10条;单株结果16个,单株生产力20.5克,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果重235.5克,百仁重94.1克,公斤果数555个,公斤仁数1211个,出米率73.7%。种子休眠性强,抗旱性中等,耐涝性一般,中抗叶斑病。2004年取样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干基):蛋白质24.9%,脂肪51.3%,水分5.6%,油酸43.7%,亚油酸36.33%,O/L比值1.2。
产量表现:在2004-2005年全省大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亩产荚果319.4公斤、籽仁232.2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2%和9.3%;在2006年生产试验中,亩产荚果323.7公斤、籽仁238.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9.6%和11.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8000-10000穴,每穴播两粒。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地区: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直播或麦田套种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12.山花7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30号
育种者: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为(海花1号/A596)F1经168Gy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选育。
特征特性: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129天,株型紧凑,疏枝型,连续开花,抗倒伏性一般,主茎高39厘米,侧枝长43.4米,总分枝9条;单株结果15个,单株生产力20.6克,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淡黄色,百果重236.3克,百仁重97.6克,公斤果数627个,公斤仁数1258个,出米率73.4%。种子休眠性强,抗旱性强,耐涝性中等,中抗叶斑病。2004年取样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干基):蛋白质24.6%,肪肪50.3%,水分5.2%,油酸45.3%,亚油酸32.7%,O/L比值1.47。
产量表现:在2004-2005年全省大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亩产荚果329.5公斤、籽仁237.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0.5%和12.0%;在2006年生产试验中,亩产荚果329.8公斤、籽仁241.0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1.7%和12.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8000-10000穴,每穴播两粒。注意化控防倒伏。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地区: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直播或麦田套种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13.山花9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35号
育种者: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海花1号/花17)F1种子经60Co γ射线2万伦琴辐射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27天,主茎高32.9厘米,侧枝长36.9厘米,总分枝8条;单株结果12个,单株生产力21克;荚果普通型,网纹清晰,果腰较粗,果壳较硬,籽仁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桔黄色,百果重207.4克,百仁重84.0克,公斤果数585个,公斤仁数1381个,出米率69.6%。抗旱及耐涝性中等。2007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29.4%,脂肪50.7%,水分5.0%,油酸40.8%,亚油酸39.2%,O/L值1.04。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网斑病病情指数41.8,褐斑病病情指数14.7。
产量表现:在2006-2007全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荚果337.3公斤、籽仁236.6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3.0%和12.2%;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40.5公斤、籽仁244.0公斤,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10.2%和11.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8000-10000万墩,每墩播2粒。施足氮肥,重施有机肥和磷肥,盛花至结荚期注意防旱灌溉。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地区: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14.花育31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36号
育种者: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以栽培种四粒红为母本,花生不亲和野生种Arachis glabrata Benth为父本杂交,经果针离体培养获得可育杂种,选取F2优良单株与栽培品系8122回交后系统选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