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充实监管力量,落实监管责任,强化资金保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地方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严格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责,积极推进特种设备分类监管,严格行政许可,强化证后监督。切实加强特种设备特别是重点设备生产、使用的安全监察,积极创新安全监察与检验检测联动工作机制,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立完善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处置以及重大安全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公告等制度。依法组织查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坚决取缔特种设备非法生产、使用。加强与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的协调衔接,形成信息联通、工作联动、部门联合的工作格局。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按照行业管理职责抓好主管行业内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将特种设备安全列入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督促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定期分析行业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
(三)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安全全面负责。要全面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各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措施,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度,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岗位,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投入,切实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员工教育培训,保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定并不断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按规定及时报告特种设备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援,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大对企业违法行为查处和事故责任追究的力度,促进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四)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保障和专业技术培训。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装备、工艺和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改进生产装置和设施,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控制水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要加强实验室建设,依托技术优势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理论研究、检验分析和技术研讨,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对企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保证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全面提升特种设备从业人员技能和素质。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增强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加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结果分类管理和处置,探索建立即告即办机制,强化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配合,对检验检测中发现的严重事故隐患和重大问题,应立即告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并及时报告当地相关监管部门依法作出处置,责令停用整改,确保特种设备运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