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职业危害值得关注。据卫生部门统计,全市涉及职业危害企业有12800家,接触职业危害人数50多万。全市非煤矿山、冶金、有色金属、建材、轻工、化工、医药等行业作业场所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危害。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劳动防护设施设备缺乏,或虽配备防护设施设备,但不符合要求,严重威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全市经济实力继续增强,为解决安全发展深层次问题,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的、难以解决的安全隐患提供了物质保障。二是我市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为解决安全发展结构性矛盾,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全民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较好基础。
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我市的安全生产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化工、冶金、非煤矿山等安全风险大的行业仍占较大比重,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生产方式和安全保障水平低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数量众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以改善。二是机动车数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道路交通事故控制难度不断加大;建设项目和建筑规模增长迅速,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机率增加;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地下管线密布交错并不断延伸,全市跨区域天然气、成品油管道、跨厂区危化品输送管道、废弃化工厂化工管道数量在增多,有的规模小、分布散,安全监管难度加大;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大型商(市)场、文化娱乐场所等不断增加,人员流动规模和特定区域人口密度增大,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素质与安全生产的矛盾凸现。三是大众对安全生产的期望值增加,安全生产的社会影响面更广,影响程度更深,事故处理难度更大,对提升安全监管效能、提高事故应对处置能力的要求更高。另处,我市安全生产各项控制指标经过连续几年大幅度下降,今后继续下降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防止各类事故反弹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十二五”安全生产发展思路与总体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局,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一机遇,全面实施“源头管安、固基强安、科技兴安、人才促安、责任保安”战略,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管理,全面推动安全保障型社会建设,确保不发生有严重社会影响的重特大事故,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为省政府提出的在全国提前五年率先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总目标提供可靠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