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面建成境内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设金湖站、洪泽站及金宝航道工程,实施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沿运闸洞堵漏、里下河水源调整及干线影响配套等工程。(市水利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负责)
(五)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继续实施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稳步推进大中型病险水闸加固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快沂南、渠北、洪泽湖周边、高宝湖和里下河等重点易涝洼地治理。(市水利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负责)
(六)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能力建设、农桥等各类项目资金,综合整治,提高投资效益。由发改、水利部门牵头制定相关实施细则,统筹规划。(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水利局、财政局、农委、粮食局、国土资源局、农业资源开发局等部门负责)
(七)继续实施淮涟、洪金、渠南、涟东、涟西、周桥、竹络坝、清水坝等8个大型灌区,启动中小型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灌区田间末级渠系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工程,以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田水利样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现代农田水利示范县建设;建立完善水土保持监督体系,加快实施盱眙、金湖山丘区和平原沙土区水土保持工程。(市水利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委、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负责)
(八)按照畅通水系、恢复引排能力、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拆坝建桥、方便群众的要求,建立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轮浚制度,继续进行疏浚整治;按分级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农村河道长效管护机制,明确责任主体;按照统一建档、统一着装、统一保险、统一签订协议“四统一”要求,建立河道保洁队伍,将管护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强化考核,实现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市水利局会同市财政局、农委、环保局等部门负责)
(九)2013年前,解决规划内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推进区域供水,初步建成区域供水体系。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市水利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委、住房城乡建设局、卫生局等部门负责)
(十)认真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土地供应、税收和供水用电优惠政策,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灌溉用电价格。(市国土资源局、地税局、国税局、物价局、供电公司分别提出落实意见)
(十一)乡镇水利站承担防汛防旱、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村饮水安全、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按有关规定落实乡镇水利站编制、人员和经费。(市水利局会同市编办、财政局等部门负责)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