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境质量指标:空气环境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从2006年的312天提高到2010年的332天,占全年天数的91%,连续五年名列西北首府城市第一。黄河银川段水质由2006年的Ⅳ类提高到2010年的Ⅲ类,西湖水质控制在国家地表水质量Ⅳ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主要排水沟水质逐年好转,主要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呈下降趋势,但银新干沟、灵武东沟、永二干沟水质仍然是劣Ⅴ类,永二干沟氨氮指标呈上升趋势。
(三)工业污染防治情况:五年来,环保投资达63亿元,环保投资指数年均达到3.04%,远高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7%的考核要求。淘汰落后产能铁合金33万吨/年、水泥173.6万吨/年、造纸1.5万吨/年、味精3.9万吨/年,关停了中石油宁夏炼化分公司化肥分厂等3家污染大、能耗高的大中型企业。在全区率先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出台
银川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全市5006辆出租车、1077辆公交车全部使用天然气。锅炉煤改气80余台,拆除燃煤小锅炉660余台,全市大型工业锅炉均安装了高效脱硫除尘设施。严格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查处,实行夜间施工申报与24小时执法监管制度,开展餐饮业油烟、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五年名列自治区第一,群众感受到了环境保护带来的实惠。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共审批建设项目1596个,否决了212个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三同时”执行率保持在96%以上。危险废物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保持在10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从2006年的47.69%提高到2010年的100%。
(四)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情况:编制了银川市黄河金岸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永二干沟沿线综合整治、银川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专项资金,三年投入10584.7万元,实施农村环保项目55个,对74个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1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9个、生态村9个,20余万农民直接受益。
二、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
(一)“十一五”期间,银川市有3个列入规划的污染减排工程没有按期建成,烟尘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没有达到总量控制要求。下一步要抓好项目和资金的落实,确保污染减排项目按期完成。
(二)主要排水沟银新干沟、灵武东沟、永二干沟水质仍然是劣Ⅴ类,永二干沟氨氮呈上升趋势,排水沟水质污染依然严重。要进一步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整治沿沟各种污染源,不断改善水环境。
(三)要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严厉查处未批先建或环保设施未建成就投入生产的项目。加强对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监管,防止企业偷排、暗排,严查超标排污企业,确保环保设施运行正常。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