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般镇促进完善:
一般镇是指重点镇之外的建制镇,包括吕田镇、温泉镇、梯面镇、派潭镇、中新镇、小楼镇、榄核镇、花山镇、赤坭镇和正果镇。一般镇职能划分为一般性或综合性商贸服务职能(地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产业职能(农业型或工业型)、旅游职能(生态型旅游业)、居住职能(人口合理集聚)和生态保护职能等,根据发展条件不同,部分城镇可以适当承担多种职能。
一般镇位于农业发展地区,是城乡局部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为农村地区提供综合服务,是未来村庄集聚发展的承接地,服务并带动周边乡村发展。
四、业态发展指引
(一)大型零售商业网点。
科学规划和合理确定各类大型零售网点的数量结构、业态类型和空间布局。对现有大型零售网点进行改造升级,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居民生活需要和业态结构调整优化的要求,合理布局和新建大型零售网点。要加强对大型百货店、购物中心、大型专业店和大型综合超市建设的规划导控,合理布局层次较高、形象较好的零售、餐饮、休闲服务等商业网点,成为亮丽的商业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整体控制大型百货店,适度发展仓储式商场,有序发展大型综合超市,合理发展大型专业店,引导发展购物中心。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对网点的支持程度,尽量将大型零售网点布局在快速轨道交通出站口和快速干道交汇处,注重根据不同业态的功能需求,完善大型网点人流、物流的交通组织。
(二)特色商业街。
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以特色化为导向,将商业街的发展与城市建设和改造、岭南文化相结合,精心开发建设和提升改造特色商业街,使商业街成为反映城市历史风貌特色、适宜居民购物、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商业景观和场所。
(三)现代展贸式交易中心(园区)。
以《广州市产业物流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指引,从增强商贸中心辐射功能出发,以中、外圈层交通干线及航空港、深水港为依托,注重物流园区与批发市场的有机结合,重点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重点批发市场(园区)。加快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应用,大力发展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展示、交易等商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展贸市场(中心),打造国际商品展贸中心、采购中心、检测中心、结算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行业信用中心。
(四)现代产业物流设施。
利用广州传统的商贸业规模优势,结合区域重大商贸项目和广交会等国际级会展平台,提升广州传统商贸服务行业,利用广州拥有的国际级海港、陆港和空港资源以及华南地区传统科教文卫中心的地位,积极发展产业物流业,推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平台建设,构建区域乃至国际级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具有优势的空港、港口和陆路枢纽的制造业产业物流、商贸采购物流、综合服务物流和专业配送物流,建构多层次的城市商贸物流体系。通过着力加快建设现代物流节点,支持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园区)对接,迅速扩大第三方物流产业规模,推进传统批发市场向现代展贸采购模式升级转型,促进全市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
(五)生活性商业服务网点。
生活性商业服务网点以社区为载体进行布局,着眼于短半径的社区小商圈,立足于提供便利性服务,社区型布局强调商业网点的数量和结构要与社区规模相配套。从满足广大市民日常生活需要出发,积极发展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社区发展为依托、以连锁便利店和连锁生鲜超市为主干的社区商业网点,打造10分钟幸福生活圈。注重对室内肉菜市场(生鲜超市)和社区商业服务中心两类重点网点的规划和建设。合理有序解决住改商问题。注重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