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2011年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二)完善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全面完成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建立健全规范化、标准化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集镇、交通线路、工矿企业、居民集中居住地进行排查。重大隐患点周边地区,要抓紧完善健全群测群防体系,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切实加强对隐患点或不稳定地质体的监测工作。认真落实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建立明白墙、树立警示牌、设置临灾预警信号等日常监测措施,提高临灾处置能力。对有重大威胁的隐患点,要实行重点监管,及时组织搬迁或实施工程治理。切实加大地质灾害防灾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意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三)积极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各地政府和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全省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统一部署,对承担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任务的专业队伍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其在当地开展野外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要督促其及时到位,抓紧调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实施过程中,各专业队伍要及时汇总上报调查数据,以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力量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做好实时分析,完善各项防灾措施。
  (四)不断强化各项防灾制度。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灾害信息管理机制”,主动加强与同级气象、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的联系,确保灾情信息上报及时、传递准确。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努力提高覆盖面和时效性。推进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通过分析、会商、评估等方式,对灾害信息实行科学处理和应用。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三同时”制度,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不断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系统及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行政管理、事业支撑、应急处置、专家咨询、中介服务“五条线”建设,全方位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附件:
  贵州省2011年度省级重要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点一览表

序号  县(市、区)   名称                     地理位置       稳定性   受胁户数(对象)  诱发因素    防治措施
1   德江县    泉口乡滑坡防治工程              德江县泉口乡     不稳定   2000       自然       搬迁
2   水城县    顺场乡洗脚村妥通、大水组滑坡防治工程     顺场乡洗脚村     不稳定   738        自然       搬迁
3   沿河县    思渠镇思渠中学滑坡              思渠镇思渠中学    不稳定   1282       自然       治理
4   紫云县    水塘镇滑坡、崩塌防治工程           紫云县水塘镇     不稳定   1118       自然       治理
5   普定县    猫洞乡龙场村小洞坡危岩体防治工程       普定县猫洞乡龙场村  不稳定   805        自然       治理
6   红花岗区   官井路第二工程勘察院“官井基地”滑坡防治工程 红花岗区官井路    不稳定   800        自然       治理
7   丹寨县    南皋中学教学楼崩塌防治工程          丹寨县南皋中学    不稳定   565        自然       治理
8   盘县     盘江镇胜江村九组滑坡             盘江镇胜江村九组   不稳定   913        自然       治理
9   思南县    凉水井镇小屯岩崩塌              凉水井镇小屯岩    不稳定   6518       自然       治理
10   三都县    坝街乡民族学校滑坡、地裂缝          坝街乡民族学校    不稳定   1140       自然       治理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