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研修平台建设工程。到2015年,围绕我市新能源、光电、现代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发展需求,适应承接产业转移需要,结合学校优势专业,突出技工院校办学特色,重点支持1所高级技工学校完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容量,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建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经费和技术投入,力争在全市建设5个示范性企业职工培训中心。选择科技和技能含量较高的产业、大型骨干企业或职业院校,由“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等领办或创办,建设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的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推动优秀高技能人才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革新创新成果实现传承和推广,拓宽培养高技能人才途径,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体系。
3.实施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围绕产业集聚区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结合市职教攻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开展市级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建设。2015年前,依托市高级技工学校建成一所市级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的公共技能实训和鉴定服务。
4.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建设工程。在建筑物改造、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3个方面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建设1个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全市创业带动就业培训服务网络。
5.实施技工院校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工程。到2015年,围绕技工院校的主体专业,发挥技师学院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分期分批建设2个各具特色的技工院校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使80%以上的工种和专业的教师得到不同程度的培训,满足技工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对新工艺、新技术师资的需求,解决技能人才师资培养的“瓶颈”问题。
(四)深化技校改革,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实验区建设
1.突出特色创新,加快技工院校发展。坚持高端引领,立足技工教育发展基础,加强技工院校布局调整,形成以技师学院为龙头、高级技工学校为骨干、普通技工学校为基础的覆盖城乡、面向全体劳动者的技工教育培训网络。开展多元办学。注重利用社会多方面力量开展技工教育培训,拓展多元招生渠道,积极扩展培训对象,创新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注重内涵发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在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突出特色,深化内涵,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增强比较优势,扩大社会影响力。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