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的实效性
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核心是要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本质安全生产素质,目的是促使建筑施工企业严格建立起依法自律自控,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真正把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生产工作上。为使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实效,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指导机构,落实工作职责,并抓紧制定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办法;二是要明确细化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目标,提出年度达标计划和中长期达标规划,并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工作措施;三是要充分发挥示范引路的作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各地要先期树立一批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企业”、“样板工地”。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各建筑施工企业(包括省外入琼施工企业),一是要将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认真抓紧、抓实、抓细、抓好,首先企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对开展好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做到五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机构和人员到位、计划措施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和具体工作落实到位。二是要针对企业自身特点,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建立健全包括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日常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等在内的每个环节,每个流程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企业规程和各项责任制度,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实现与安全生产相关联的每个层级,每个岗位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做到“四个结合”,整体推进
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与当前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同步实施,整体推进。一是要与深入贯彻《
建筑法》、《
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相接合,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各级各部门及工程项目安全责任体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依法规范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努力实现企业各方面各环节的安全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彻底改变施工现场随意性、粗放型的管理格局。二是与切实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环境相结合,牢固树立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使企业和管理人员的思维模式、管理方式转变到不断改善农民工的作业、生活环境上来,不断增强农民工的安全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彻底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的局面。三是要与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相结合,正确认识投入与产出的辨证关系,要把安全生产真正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加大安全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并应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有效减少作业中的危害。四是要与全面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作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安全技术、职业技能、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等培训。把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贯穿于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全过程,逐步使农民工向现代化产业工人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