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财政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监管机制,支持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做强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广播影视等优势产业,做大数字出版、动漫、网络传媒、咨询策划等创意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建设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提升我省文化产业竞争力。

  4支持自主创新。用好“13115”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创新等资金,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重点支持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支持科技资源统筹改革,推进中央与地方、军工与民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科技资源融合,推进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运用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工研院作用,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评价奖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

  5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中小企业全面发展。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上市,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改进专项资金使用方法,通过贴息、担保、技改和人才培训等方式,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中小企业集群化、园区化发展。

  6支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各项财税政策,加快西咸一体化建设,支持“一高地四基地”建设,打造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实现关中地区创新引领的率先发展。支持资源勘探、水资源建设和生态保护,加快资源深度转化,把陕北打造成世界级能源化工基地,实现陕北地区可持续的跨越发展。依托汉中、安康、商洛三大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围绕有色、生物制药、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十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支持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实现陕南地区循环生态的突破发展。

  7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继续落实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20条财税政策,支持县域工业园区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园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入园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县域工业园区为载体,立足资源禀赋,面向市场需求,大力支持发展资源开发型、大工业配套型、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不断推进县域工业化,争取我省更多的县进入西部百强县和全国百强县。

  (二)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投入,确保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再上新台阶。

  1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确保全省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不低于中央核定的比例。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大力支持城乡幼儿园建设,逐步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一城乡公用经费补助政策,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支持标准化高中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率先实行免费高中教育。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支持示范性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普通高校生均财政经费水平,逐步化解省属公办高校基本建设债务。支持发展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给予资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健全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积极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

  2支持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继续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投入,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支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健全就业援助制度。支持“人人技能”工程,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做好就业服务,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