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管评估体系。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强化幼儿教师、保健教师、保育员的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义务教育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努力消除辍学现象。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把加强城镇教育作为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城镇学校布局,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教育需求。初中向县城及人口集中的大乡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聚,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扩大城市区、县城中小学数量和容量,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建立区域内教师、校长定期合理流动机制。通过联合校、兼并校、建分校、新建校等模式改造城市区薄弱学校;创新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捆绑发展”、“名校集团”、“委托管理”等办学模式,逐步缩小校际差距。2012年实现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15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学校布局、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办学条件均衡,整体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开全学科,保证规定课时,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以课堂为主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培育优雅的学校文化,凸显学校办学特色。2015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形成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长、学生有特点,培育一批品牌学校。
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重视文明礼仪教育、公民意识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强体育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管理,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围棋、象棋等进校园活动。加强美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各种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市、县(区)每年举办中小幼艺术节和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三)高中教育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已经省政府评估认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县(区),努力巩固普及成果,提高普及层次。尚未基本普及的县(区)加快普及步伐,2011年怀来县、阳原县、尚义县基本普及;2012年万全县、康保县、赤城县、产业集聚区基本普及;2013年蔚县、崇礼县、沽源县、塞北管理区基本普及。到2015年全市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925%以上,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加强普通高中建设。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推进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标准化。以城市薄弱高中和农村普通高中建设为重点,加大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和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建设和投入,2015年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新增2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打造4-5所全省知名、2-3所全国知名的普通高中。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坚持特色发展,增强普通高中自主发展能力。鼓励学校根据普通高中教育性质和任务,立足传统文化、地域特点、学生发展要求与教学现状,创办特色普通高中。市区逐步形成第二中学以美术教育为主、第六中学以英语及国防教育为主、第十中学以音乐教育为主、东方中学以体育教育为主的特色品牌高级中学,其中,市第二中学要打造成全国一流艺术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