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园艺、林业等部门齐抓共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机制,提升学校环境育人的基础能力。按照“打造精品、晋档升级、深化内涵、整体优化”的原则,全面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2012年前打造50所具有全省先进水平的校园文化示范校;2015年建成30所省级绿色校园、10所学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以增强学校活力、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为目的,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促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公办学校探索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改革。探索让部分中小学校、幼儿园优秀校长(园长)及团队管理多所学校(幼儿园),促进薄弱学校(幼儿园)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支持高中阶段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共同发展。大力支持民办教育,鼓励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重点发展民办非义务教育和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依法管理民办学校,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各类教育管理体制。基础教育实行在市政府领导下,以县级政府为主组织实施的管理体制,依法落实县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在推进义务教育中的作用;职业教育实行市县为主、政府统筹、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管理体制,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高等教育坚持省级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探索省、市共建高校改革试点,强化市政府对所属高校的管理职能;继续教育实行由各级政府统筹指导和协调,行业部门负责规划实施,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统筹规划、政策引导、行业准入、资金拨付、信息服务等方面作用,对教育发展速度、规模、质量、结构进行宏观管理。完善教育决 策机制,建立教育决策公示、听证制度,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应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深化学校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健全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高校治理结构。健全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构建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参与管理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合作办学、服务社区等方面的自主权,健全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
加强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配备与建设。加大教育装备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装备资金的机制。遵循“坚持标准、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快中小学常规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数字化探究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电子阅览室以及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设施等标准化建设;强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设备配置;实施高校实验室装备升级和馆藏图书更新工程。2015年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装备水平达到国家现行装备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