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断推进司法机制改革。推进量刑规范化工作,落实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制度,推进审判管理机制改革。探索推进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信息化、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新机制。推进监狱体制改革,加强监狱劳教公正廉洁文明执法。健全完善执行工作机制,推进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建设,强化执行征信和信用查询系统建设。
12.不断强化司法监督制约。着眼维护司法权威,抓住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关键,形成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支持政法委以政法队伍建设管理为重点、以案件评查和专项执法检查为抓手加强监督。支持人民法院加强审判监督。支持人民检察院加大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及监管活动监督,探索开展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13.不断加强司法便民服务。深入推进检务、审务、警务、狱务公开,建立网上司法查询和监督系统,及时公开执法依据、程序、进度、结果和法律文书。进一步简化司法救助程序,扩大司法救助范围,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法律服务质量。
四、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4.切实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完善“大排查”机制、“大调解”体系、“大信访”格局,全面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5.切实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视“两新”组织和虚拟网络管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完善提升乡镇(街道)“两中心一协会”、“两所一庭一室”等基层网络体系,深化“平安细胞”建设。
16.切实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探索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载体,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执法队伍思想政治、业务和作风建设。完善执法培训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健全巡查巡视制度,深化案件评查。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依法规范信访行为。
五、着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17.推进村(居)民基层自治。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村务、财务公开,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推进村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建设,深化城市和谐社区创建,完善社区民主管理制度,改善社区服务设施,实现社区居民自治和社区服务活动场所达标建设全覆盖。
18.深化企业民主管理。积极推进“双爱双评”、“共同约定行动”等活动,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引导职工与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实施集体合同集体协商制度,加强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建设,依法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