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湖州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建设“法治湖州”工作要点》和《2011年建设“法治湖州”重点项目》的通知


  2011年建设“法治湖州”重点项目

  1.加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坚持以深化“五督五促”为抓手,进一步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水平,增强监督实效。听取和审议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城市建设等情况报告,对《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扎实推进群众关注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改善民生、维护民利。(责任部门:市人大办)
  2.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水平。全面引导和重点扶持相结合,整体发动和精心培养相结合,广泛采编和主动联络相结合,严格考核和适度奖励相结合,增量提质,争先创优,努力实现我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责任部门:市政协办)
  3.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社会征询、专家论证、听证公示三项制度。认真贯彻《湖州市直属局级单位重大事项决策社会征询专家论证听证公示实施办法(试行)》(湖委办〔2008〕17号),以实现工作常态化为目标,进一步督促市直属各单位健全完善组织领导、工作流转和自我监督机制,切实启动一批实施项目,并通过专题培训、督促检查和舆论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推进成效。(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市政府法制办)
  4.全面推进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积极推进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发挥企业常年法律顾问作用,逐步建立工资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推进企业广泛建立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关爱善待员工,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责任部门:市总工会、市人力社保局、市司法局)
  5.扎实开展“阳光法治”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审务、检务、警务、狱务等公开,完善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行风评议员制度,制定改善律师执业环境的实施意见,建立网上司法查询和监督系统,及时公开执法依据、程序、进度、结果和法律文书,实现“阳光执法”。落实各项司法改革举措,坚持司法便民,提高司法效率,细化办案程序,规范自由裁量,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加强对执法权、司法权的监督制约。(责任部门:市委政法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6.深化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立足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试点推进,规范运行,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实施前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联动相关部门,严格遵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前置审查”和“履职倒查”的规定,落实责任追究。(责任部门: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7.建立健全“大调解”体系。不断总结经验,拓展区域性、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建设,加强各类业务培训,提高基层调解人员的能力、素质,确保调解工作“三原则”的落实;整合基层政法组织功能,全面开展诉调、检调、警调、信调等对接,努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责任部门:市综治办、市司法局、市中级法院)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