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国家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主要任务

  (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国民经济中服务业比重,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提升服务业层次与水平;促进第二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引导第二产业向集约型、技术密集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加快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绿色建筑业;打造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争取到2020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50%,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以上。

  2、构建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优先发展太阳能光伏、绿色照明、服务外包、文化旅游四大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业、航空制造、新能源设备、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等六大产业,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兴产业体系。

  太阳能光伏产业。发挥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围绕薄膜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不断向中、下游延伸光伏产业链,形成具备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和光伏产业系统集成为一体的光伏产业集群。到2020年,全市太阳能光伏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使南昌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LED(半导体照明)产业。以南昌国家高新区为产业布局中心,加快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技术路线延伸为产业链条,建立从LED硅衬底材料生产,到外延片、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显示屏等方面应用的相对齐全的LED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到2015年,全市LED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 2020年达到1000亿元,把南昌打造成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产业规模大、集聚效应明显的世界一流LED产业研发与生产基地。

  服务外包产业。以不断吸引全国软件百强企业为依托,充分利用“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平台,加快建设金庐软件园、瑶湖科技创新城、南昌软件基地、江西慧谷创意产业园四个高端服务外包基地,将南昌建设成为对口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中部外包中心和大连、上海、深圳服务外包承接中心。到2015年,共培养5万名服务外包技术人才,服务外包总收入实现300亿元,2020年达到1000亿元。

  文化旅游产业。创造性用好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创造特色文化市场品牌,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以红色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体系,构建满足旅游目的地城市需要的旅游产业新的空间格局。到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60亿元。到2020年,力争文化旅游业成为南昌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为契机,以示范应用工程为引导,以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形成较为完善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到2015年,形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产3万辆,销售收入达100亿元。

  现代物流业。以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重点,建设以空港经济圈、向塘物流新区为重点的省会现代物流基地和城乡物流网络,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大型物流企业和主要客户的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业增加值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达到10%。

  航空制造产业。通过引进国家大飞机项目以及航空相关产业,将南昌航空工业城打造成为大飞机研制生产基地和国际航空转包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大飞机大型零部件研制项目、转包生产项目、配套机载及地方军工项目、通用航空制造及经营项目和航空城服务体系。到2015年,航空产业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250亿元以上。

  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积极推动开发核能、风能、太阳能发电储电设备,做大超高压传输、智能电网相关设施设备,形成产业群。以超高压变压器、核级海绵锆和大型高效异步电机等新能源设备为核心,延伸发展新型储能材料、电力电子与电力自动化设备、输变电设备和高效节能设备等产业。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以国家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为载体,推进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以药材种植、药品生产、药品仓储、药品批发为龙头兼顾医药设备、医用包装、医用印刷、药品配送各环节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