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国家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材料产业。以新产品开发为主导,铜基合金加工为基础,着力打造铜精深加工基地,将南昌建成铜精深加工及新材料基地。发展以钨、稀土及深加工为代表的稀有金属新材料及其应用产品。开发以有机硅、L-乳酸等优势产品为代表的精细化工及高分子新材料。发展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取向的节能、环保、功能性新型建筑材料。

  (二)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低碳能源比重

  1、推广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大力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在城区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到2015年,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2020年达到120万平方米。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城市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尽可能多地建设与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设施,支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设小型光伏电站,作为企业办公用电的补充电源。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照明中推广使用光伏电源和风光互补路灯照明,建设一批新能源照明示范项目,扩大城市光伏发电的利用规模。建设厚田10MW薄膜太阳能并网示范电站。到2020年,建成100个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达到100MW。

  地热能。积极推进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推广满足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源热泵技术,充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地热能。到2015年,浅层地热能应用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到2020年达到550万平方米。

  生物质能。积极推广固化成型、沼气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秸秆气化、生物柴油等方式的生物质能利用,逐步改变农村燃料结构,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到2015年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总数达到140处,2020年达到180处;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达到6万户,2020达到8万户。加快推进泉岭垃圾焚烧发电厂、麦园沼气发电厂二期的建设,到2015年实现生物质能发电量达6亿kWh。

  2、积极引入核电

  积极引入核电替代煤电, 2016年江西彭泽核电4×125MW项目建成后,到2020年实现核电占全市电力消费比重达到29%,实现电力结构优化。

  3、提高天然气使用比重

  不断拓宽天然气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城市燃气逐步拓展到天然气厂、化工、燃气空调以及分布式功能系统等领域,到2020年天然气供应量达到8亿立方米。

  (三)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推行工业节能减排

  加快淘汰冶金、造纸、化工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行节能技术改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鼓励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冶金行业。积极支持和引导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加快建立以钢铁企业为中心、集钢铁生产与化工、能源转化等行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钢铁企业全流程系统优化和提升煤气、余热、余压资源回收利用,推进干熄焦、TRT(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高效连铸连轧、煤调湿等先进技术在钢铁企业的应用。

  电力行业。选择采用超超临界机组、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垃圾发电及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打造智能电网体系,推广城市智能化电表,逐步建设抽水蓄能水电站、特高压南昌落点和智能化数字变电站。

  造纸行业。加快应用非木浆碱回收、沼气发电、热电联产系统、余热回收利用、连续蒸馏系统等先进技术。

  化工行业。支持和引导合成氨行业采用先进的煤化工技术,调整原料结构,实现节能减碳的目标。对固定层间歇煤气化系统进行清洁生产改造;采用低能耗的清洁生产工艺、能量回收综合利用和变频调速等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2、推进建筑节能

  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和相关法规。发展节能型建筑,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到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50%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达到100%,建设一批民用建筑实施节能65%标准的示范工程。完善公共机构节能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大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力度,积极推进机关办公区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