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六)创新发展体育产业。

  以国际知名赛事为模板,努力将中国杯帆船赛、F1国际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站比赛等打造成深圳的品牌赛事。鼓励社会资本创建1-2家高水平的职业足球(篮球或排球队)。瞄准高端、个性化需求,高起点发展高尔夫运动、水上运动、航模运动、健身会所、极限运动等特色运动项目,并延伸开发休闲体育、健身、培训、旅游、赛事组织、中介服务。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会展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实现我市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体育名城。

  (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以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为目标,将我市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和出入境旅游集散地。全力推广“创意深圳,时尚之都”文体旅游整体形象,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的融合发展,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创意水平。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大口岸以及交通枢纽人性化服务功能,形成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中心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多元化,巩固“滨海浪漫”、“主题公园”、“文化创意”、“运动休闲”和“都市风情”五大旅游特色,努力把大鹏半岛规划建设成为国际著名滨海旅游休闲胜地。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鼓励发展邮轮游艇、高尔夫等高端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企业网络管理能力,大力推进绿色旅游、低碳旅游,探索建立深圳低碳旅游标准体系。
  专栏:文体发展重点项目

●加快市艺术学校新址、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文学艺术中心、宝安书城、龙岗书城、南山文体中心、坪山新区文化综合体一期和二期工程、大鹏所城整体保护项目二期工程、南头古城修复工程和咸头岭遗址保护工程等项目建设。

●规划建设市图书馆调剂书库、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深圳创意信息港、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总部基地、大芬油画文化产业园。

●新增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200台。

 


  六、加强社会保障,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一)大力发展公共就业服务。

  推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等与促进就业政策相协调,大力开发公益性和社会服务业岗位,形成促进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推行公共就业服务属地化、标准化。到2015年,基本建成“10分钟就业服务圈”,实现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健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服务体系,完善创业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提升创业服务质量和效果。到2015年,创业孵化基地和示范基地达到100个。加强外来劳务工就业服务工作,为外来劳务工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政府监管,优化企业用工环境和发展环境,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到2015年,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9%。

  (二)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的机制,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拓展居民收入来源。适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到2015年,全市最低工资水平不低于1900元/月。

  (三)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完善企业员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参保员工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顺畅转移接续。健全全民医疗保险体系,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创新工伤预防制度,扩大工伤康复受益面,完善工伤预防、康复和补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完善适合深圳企业实际的失业保险缴费机制,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预警监督机制。推进生育保险立法,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加强社保基金的预决算管理和运行测算,增强计划性、约束力,促进社保基金持续保值增值。

  (四)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切实提高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和人才安居工程建设,逐步构建以人才为重点、覆盖全体居民的“分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引入社会力量筹集建设模式,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保障性住房投融资格局。“十二五”期间,筹集和建设保障性住房24万套,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增幅12%。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完善准入及退出机制。

  (五)健全社会福利体系。

  健全以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为重点,兼顾优抚对象、低保对象和困难群众等其他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体系。完善多部门组成的社会福利联席协调机制,统筹各部门福利政策和福利产品,搭建统一的社会福利管理平台。制定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完善孤儿供养经费增长机制。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及补助政策,实施残疾分类补贴,促进残疾人庇护性就业。完善养老服务制度,健全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机制,合理布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养老院,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社会福利机构,落实土地、税收和政府资助等优惠政策。到2015年,机构养老床位总数翻一番,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做好退伍退役士兵、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健全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增长机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