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


  --创新与改革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方法。积极推动学校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全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全面普及。加强对中小学科技课教师、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科普工作者的培训,制定相应的考核和奖励制度,调动中小学教师参加未成年人科技教育活动辅导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辅导水平。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全面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各类教育基地和科普资源,为校外科学教育服务,促进相关的科研院所、教育基地向青少年开放。培育和扶持一批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场所,引导各类中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积极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发明、科学考察、科技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和引导未成年人参与“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及其他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各类科技竞赛的质量。充分利用社会各类科普资源、大众传媒资源等,在全省中小学普遍开展科普讲座及活动,推进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科学传播。

  分工:由省教育厅、团省委牵头,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环保厅、省卫生厅、省广电局、省社科院、省气象局、省妇联、省科协参加。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全面落实《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围绕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要求,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增强文明健康意识,提高科技致富能力。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以促进农村牧区经济持续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为目标,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农村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服务组织网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科技致富服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组织、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提高农牧民获取科技知识、技术技能和发展生产的能力,形成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大力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以及各类非农就业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加大对农业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培养一批优秀的农村基层管理人才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增强农牧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信心和能力,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传统落后的习俗,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农村传统集日、节日,深入开展科技下乡、农村实用技术进村入户、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普惠农服务站、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科技特派员、科普之冬(春)、科普集市等开展“三农”服务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宣传服务长效机制。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科普报刊、科普宣传栏等宣传手段与载体,大力宣传科学、反对邪教、破除封建迷信,努力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

  --完善农牧区科普服务体系建设。继续以创建科普示范县(市、区)为龙头,开展多层次推动科普示范创建工作。大力发展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发展各类农村牧区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等社会化科普组织。统筹利用,挖掘潜力,改建、扩建和新建相结合,拓展和提升农村公共设施资源的科普服务能力,形成各类科普基础设施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