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

  --优化科普资源配置,增加科普基础设施总量。统筹区域、城乡和不同类型科普设施的发展,加大州、县科普场馆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实现本省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科普服务的公平普惠。继续发展省级科普基地,建设不同功能的行业科普基地,定期向社会免费开放。进一步推动科研机构和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推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家长学校、文化宫等增加科普内容。增加科普大篷车配发数量,覆盖全省所有的州、地、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有条件的中小学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建立青少年科学活动室。

  分工:由省科协、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牵头,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省环保厅、省农牧厅、省卫生厅、省气象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参加。

  (十)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着眼于科普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扩大专职科普人才队伍,优化科普人员结构,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大力培养基层科普人才。

  --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继续推动建立科普志愿者组织,为科普志愿者施展才能提供服务平台。充分调动在职及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和高校学生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普兼职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加强对科普志愿者队伍的业务指导和组织管理,开展调研和经验交流,推动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评选表彰优秀科普志愿者团体和个人,激发工作热情,营造重视科普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加强农村实用科普人才培养。依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基层科普组织人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业务骨干、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带头人和基层科技、教育工作者以及离退休人员,组织发展好科普员队伍。利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等,采取培训、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农村实用科普人才,提高科普服务能力。加强农村科普示范户、科普带头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骨干、科技特派员等在农村科普中的示范作用。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普人才建设,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科普人才特别是双语科普人才在科普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结合中小学科学课程和课外科普活动,重点在中小学、科普场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建立专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依托科技专家、大学生志愿者、老科技工作者等建立兼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加强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培训,提高其开展科学技术教育、组织策划科普活动的能力。

  --建立社区科普人才队伍。结合科教进社区、卫生进社区、全民健康行动、社区科普大讲堂等活动以及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实施等。依托大学、科研机构、科普组织、科普场馆、科技社团等单位和团体,组建社区科普专业人员和志愿者队伍。鼓励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科技社团、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企业、单位的专业人才积极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建立社区科普人才队伍交流协作机制。

  分工:由省科技厅、省科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省环保厅、省农牧厅、省卫生厅、省广电局、省社科院、省气象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参加。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