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汕头市贯彻落实《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促进广东质检事业科学发展备忘录》措施的通知

  六、加快以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的建设步伐。加快国家玩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汕头)检测大楼建设和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实验大楼的建设,在国家玩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国家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文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轻工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针织服装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产品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玩具礼品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护肤洗涤用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食品、玩具、服装、精细化工省站的基础上,建设锆产品、文具、轻工机械、电动汽车零部件、海洋产品、音像制品、低压开关电器、食品包装材料、条码等省级检验站。在立项上对新批准筹建的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检验站给予支持,在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在质检中心和实验室科技人才的培养、交流、引进、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在产业集群、专业镇、产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地设立专业实验室和检测站,加快打造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到“十二五”末,在产业集群、专业镇、产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地建立公共技术检测服务平台8个以上。
  七、积极推进电子检验检疫建设和检验检疫“大通关”进程,促进汕头出口产品质量和口岸通关效率的提高。积极推进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模式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扩大电子监管推广范围,力争对辖区符合条件的出口生产企业实施全过程电子监管;尽快制定符合电子化模式的业务政策、标准和管理规范;切实做好“两个认可”的评审和后续监管工作;加快出口生产企业视频监控的实施步伐。通过推广实施电子监管,紧密结合合格评定工作,切实提高出口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进程。探索建立电子通关联网核查工作机制,开展无纸化通关试点工作;全面推广“入境货物口岸内地联合执法系统”,对符合条件的进口集装箱货物实行直通放行制度;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技术力量调配,优化技术设施配置,完善数据大集中和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规范,创新系统运行维护的机制,为电子监管提供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网络环境。
  八、积极做好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和防范工作,为扩大汕头产品出口提供检验检疫政策、技术、信息支持。大力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开放共享制度。扩大汕头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风险预警通报机制。对国外拟颁布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尤其是对汕头出口产品产生重大影响的TBT/SPS措施进行通报评议,每年组织完成10-20项TBT/SPS通报评议;组织提供贸易关注信息和贸易政策审议信息,尽力阻止或限制新技术措施对汕头出口产品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应对汕头出口商品遇到的突发的、重大的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如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欧盟“双指令”及REACH制度等,指导企业按照国际规则开展研发、生产、控制、管理工作,切实帮助出口企业及时解决生产和检验等方面的困难,确保汕头商品出口的平稳增长。
  九、大力加强质检法制建设。加强地方质量法规建设。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的协调运作机制,构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体系。
  十、加强口岸综合管理工作。编制口岸发展规划,优化口岸资源,加强与中央、省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逐步解决检验检疫机构升格和人员编制紧缺的问题。支持汕头口岸检验检疫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口岸检验检疫配套基础设施,配置更新检测仪器设备。务实推进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努力实现出入境通关信息互联互通。
  十一、支持大质检建设。支持汕头质监和检验检疫部门建立工作合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合作力度,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结果互认。在中心城区设立质监分支机构,更好地协调好中心城区质监工作。
  十二、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和认证认可工作,促进汕头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市、区(县)农业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制定 《汕头市农业标准化“十二五”规划》;落实农业标准化专项资金,每年市、区(县)政府要安排足够资金,用于保障农业标准化工作开展。支持潮南区台湾农业创业园建设。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十二五”期间,制定农业地方标准100项,建立国家、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0个。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