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强化管理,提高网站支撑保障能力
(一)规范网站设计。我市各级政府和部门网站要将政府或部门合法全称作为规范名称在首页显著位置标注,并可根据需要设计网站标志图案。英文域名要以“gov.cn”结尾,中文域名要以“cn”结尾,并与本行政机关的合法名称或简称相适应。网站设计风格要美观大方、简洁庄重,实现政府网站共性与地方、部门特色的统一。网站页面布局要科学规范、重点突出,做到栏目设计合理、页面层级适度。要不断增加站内人性化导航功能,一般情况下,要保证用户3次以内点击就能获取所需内容。网站页面要适应主流浏览器版本的展现方式,提供简单易用的网站搜索引擎、网站地图、使用帮助等辅助功能,提高网站易用性。
(二)加强网站信息安全保障。要加强网站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制度,根据网络技术发展趋势适时进行安全防护产品升级换代。要加强政府网站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定期做好网站系统安全测评和安全检查工作,要充分发挥四川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攀枝花分中心的作用,不断提高网站防篡改、防攻击、防瘫痪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要按照“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原则,对拟公开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防止涉及国家秘密和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信息上网,依法做好涉及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保护。要建立政府信息发布登记制度,在政府网站发布政府信息,承办单位应向网站管理部门提供保密审查机构的审查意见和机关、单位负责同志的审批意见,网站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应记录备查。要落实专人值守论坛、留言类栏目,避免出现不良信息损害政府网站形象。保密部门要指导督促行政机关建立健全网站保密审查制度,加强对政府网站涉密信息的日常检查。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制定政府网站安全检查年度计划,明确检查要求和范围,细化检查措施,确保检查工作落实。
(三)增强技术保障能力。要密切关注新技术发展,根据政府网站运行维护和内容建设需要,加强网络技术平台和重要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及功能性软件研发,推进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逐步实现相关政府网站之间网络技术平台的对接和业务应用系统的兼容。要采用网站运行监测技术手段,定时分析网站运行状态、网络流量、设备性能等重要指标,做好日常巡检和实时监测,确保网站全天候工作、信息页面正常浏览、办事和互动平台畅通有效。要建设人工防范和智能扫描相结合的网站纠错平台,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虚假信息,防止网站被非法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