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才队伍
1.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达到3名以上。
2. 行政村和社区至少有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
3. 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70%。
4. 区市县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
四、主要任务
对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对“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础设施及服务供给”等达标项目不断完善、巩固和提高,发挥其为民、惠民的最大效用;对未达标项目将分阶段,分市、县两级整改,重点任务如下: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1. 新建大连市群众艺术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
2. 10个区市县文化馆设施、设备功能配置均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
3. 城区54个街道新建、扩建或整合共享资源,文化站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其设施设备功能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均达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编制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
4. 普兰店市、瓦房店市和庄河市按照“一场九室”市、县、乡三级配套投入政策,新建村文化活动室。全市每个行政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均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5. 各区市县、先导区要在未配备公共电子阅览室的乡镇(街道)和社区中,建设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每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内配置接入互联网宽带的计算机不少于10台,并公示服务要求。
6. 各区市县、先导区要加强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创新服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管好阵地”、“用好阵地”,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
1. 建设以大连图书馆为中心馆的“一卡通”工程,建立市、区市县图书馆二级网络,逐步推进街道、社区图书室三级、四级网络建设,实现通借通还。市少儿图书馆在中小学校建设60个分馆,实施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的总分馆制,实现少儿图书资源全域共享。
2. 以群众需要为出发点,深入开展“打造文化大连”系列主题活动、“国际狂欢节”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大连图书馆白云系列活动、“共创明天”少儿读书系列活动等,以及“打造文化中山”、“五百进社区”、“星海之恋”、“春之鼓舞”、“国际合唱节”、“百花会(节)”、“庄河之夏”、“渔家风情”等区市县品牌文化活动,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大连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城乡群众人均参加活动时间每周达到7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