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党内民主建设行动计划。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更加广泛地凝聚各方面力量,不断发展政通人和、生动活泼的良好政治局面。推进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有序推动地方各级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开展党内询问和质询。深化党代表进社区活动,到2015年,各级普遍建立党代表联络机构,城市社区全部建立党代表工作站(室)。建立市委领导定期与基层党员群众“网络见面”制度。完善市委同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机制,定期召开中共党建情况通报会,畅通党外人士“诤言灼见”渠道;搭建“党外人士评党建”平台,聘请民主党派人员担任中共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加强对反腐倡廉舆情特别是网络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完善反腐倡廉舆论引导机制。探索集成“12345”政府服务满意度评价、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结果评价、万人评议机关、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信访评估、网上舆情研判和民意调查等信息资源,构建科学的民主参与和民意评价体系。
10、党建工作信息化行动计划。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优化工作手段,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拓展“南京党员远程服务网”功能,形成集多元化教育、个性化服务、参与式民主于一体的党建工作新平台,覆盖所有镇街、村(社区)和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到2015年,制作视频培训课件达4000部,招募专业志愿者人数达1000人。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干部日常管理工作,打造“南京市干部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所有市管干部相关信息的快速检索、对所有市管领导班子结构特点的多维剖析。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集中式受理、协同化办理、智能化运行”的工作机制,构建市、区县、镇街政务服务中心互联互通的运行平台,打造“智慧政务”工作模式。运用科技手段监督和制约权力,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构建信息化惩防体系,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e路阳光”网上招投标系统功能,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电子化招投标制度。推广运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三、组织保障
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各级党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抓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积极承担起牵头协调责任,有效加强对实施党建创新工程的统筹谋划和组织协调。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创新工程考核评价办法,完善党建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统一考核、综合评价的具体措施。注重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大力选树先进典型。积极推进党建工作理念、方法和制度创新,不断开创我市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