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州和“两个可持续”理念,坚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保护并重,科学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重点推进库尉地区输水、开都河第二分水枢纽及两岸干渠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做好阿仁萨很托亥水库、且末大石门水库、车尔臣河调水工程前期工作。加强森林、草原和流域生态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巴音布鲁克、博斯腾湖、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荒漠植被保护、平原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监督和执法检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超排企业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试点和节能降耗、污染减排重点项目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维护农牧民土地、草场合法权益。充分利用戈壁荒滩进行基础设施、工业项目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责任领导:马成;责任单位:州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等)
六、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十八)切实抓好民生工作。始终把民生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惠民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最大限度地保障民生支出,最大限度地增进人民福祉。(责任领导:杜北伟;责任单位:州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农业局等)
(二十九)突出抓好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2.5万人。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创业辅导和择业观念教育,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到企业、乡镇、农村、基层就业,力争应届高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85%以上。巩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成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实现转移就业6万人次。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援助机制。发挥企业在促进就业中的主体作用,扶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民族特色手工业及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责任领导:乌音山;责任单位:州人社局、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财政局、农业局、工商局等)
(三十)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纳入相应保障体系,力争参保人数达到113万人次。提高参保人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参保率95%以上。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扩大救助范围,全面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积极发展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责任领导:乌音山;责任单位:州人社局、发改委、经信委、民政局、财政局、国资委、妇联、残联、老龄办等)
(三十一)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面落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各项政策。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和城乡困难群众保障水平,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的指导,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坚决维护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合法权益。(责任领导:乌音山;责任单位:州人社局、发改委、经信委、民政局、财政局、住建局、农业局、统计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