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2012年政治建设工作目标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

  市工商联、市政府侨联

四、实施法治建设工程,切实提高依法治市水平

35

做好“六五”普法推进年各项工作,制定实施“法治与青奥同行”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法律人在行动”活动,在地铁、公交等移动电视上开办“法治快车”法制宣传栏目,城镇普法知晓率达85%以上;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区(县)级、市级、省级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分别达95%、85%、15%以上。

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36

深化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建立法治建设工程评价评估指标监测体系,争创全省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市,提升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

市委政法委、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37

组织实施法治政府建设行动计划,召开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建立法治政府建设评价体系,配套完善全市依法行政考核制度,积极推进法治政府、法制机关建设。

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局、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38

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在城市扬尘、生活垃圾管理、地下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立法,逐步建立“最严格、最先进、最严厉”的地方环保制度;在停车场管理、地下空间管理、拆除违法建筑管理、城市综合管理等方面

市政府法制办

39

建立政府法制监督系统,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事项,做好全市行政权力事项统一扎口管理和相关信息规范工作;落实前置审查制度,开展规范性文件评估工作和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专项检查。

市政府法制办

40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机制,在全市开展行政执法创优活动,完善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加强对执法、执法监督人员的管理,将执法辅助人员(协管员)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市政府法制办

41

拓宽行政救济渠道,在区县试行行政复议案件相对集中审理制度,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探索建立由政府负总责、法制机构牵头的行政调解机制,全面推进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开展行政调解工作。

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法制办

42

制定并落实2012年法治南京建设十件实事。

市委政法委、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43

建立健全社会风险排查研判处置工作机制,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风险研判,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风险隐患、强化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市维稳办

44

制定实施加强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加强社区(村)、街道(镇)两级信访工作场所、队伍和制度建设,实现基层信访工作“有人干事、有场所办事、有制度规范事”。

市信访局

45

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面推进企事业单位调委会建设。

市司法局、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市总工会

46

提高警务机制建设效能,加强动态警务、专业警务、合成警务、信息警务和规范警务建设。

市公安局

47

加强法律援助窗口建设,深化法律援助专业服务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低保边缘群体法律援助工作。

市司法局

48

推动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在高科技企业聚集、司法诉求量较大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派出检察室或设立检察工作站。

市检察院

49

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积极服务全市创新驱动战略。

市法院、市检察院

50

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现全市“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命名率达90%以上。

团市委、市综治办

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51

对市、区县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事项进行梳理和调整,做好简政强区县强园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行政区划优化、“三定”方案优化等改革工作,通过层级优化和事权划分,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继续开展高淳县阳江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