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综合保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五)加大基础投入,推动形态建设稳步发展
  洋山保税港区全面完成了8.14平方公里区域的围网封关。陆域范围内已基本完成“七通一平”,区内总长30公里的18条市政道路全部建成,二号卡口建成。区内已建成物流仓库80多万平方米,加工厂房1万多平方米,商务办公用房超过10万平方米。外高桥保税区加快推进“一区多园”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微电子产业园区和C区商务区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一期)1.03平方公里区域形态开发基本完成,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6.88亿元。 微电子园区(东区)0.347平方公里于2007年封关运作,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8.2亿元。新建设的航津路卡口和日樱南路卡口投入使用,到“十一五”期末,外高桥保税区封关运作面积达8.9平方公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2009年7月3日获国务院批复设立,2010年4月,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1.6平方公里区域正式封关,9月实现正式启动营运。截止2010年底,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已累计完成基础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仓库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亿元,12家企业正式落户运作,其中外资项目1个,内资11个。合同外资总额1050万美元,内资总额1.12亿元。
  同时,“三区”的发展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一是功能拓展面临新的压力,如加工制造业的升级转型仍需要创新思路,航运服务业集聚和服务功能依然薄弱,离岸贸易、服务贸易等新型贸易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区域联动发展亟待加强,尤其在区港一体化运作管理、综保区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等方面还有待于形成实质性的推进机制和措施。三是投资运作服务环境有待完善,政府服务效率的提升还难以跟上区内企业新型业务模式发展的需要,在优化监管服务流程、形成贸易服务便利化环境方面,离国际惯例仍有一定的距离。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上海综保区是上海乃至全国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前沿窗口,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前瞻的反映力,更加需要科学把握发展趋势,主动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培育区域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一)发展环境和优势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使全球需求结构、市场结构呈新的变化,全球化深入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分工、产业布局加快调整,促使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国际物流和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加剧和格局调整;国际贸易持续增长,我国进口贸易需求旺盛,服务贸易快速增长,货物进口和服务贸易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集装箱港口运输和航空运输在全球贸易中作用不断增加,各国对航运空运资源利用尤为重视,国际航运市场的重心“东移”趋势将持续;国际物流竞争力度加大,基于物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绿色低碳等新技术、新理念的物流业务模式发展,使得全球化、高效性的物流服务业更加聚焦于口岸便利性与运作国际成本的比较上;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调整,跨国公司全球和区域性投资整合日趋频繁,全球产业转移从加工制造业扩展到了生产性服务业等服务领域,地区总部、结算中心、营运中心等对加工制造和贸易物流产业链的形成、转移、集聚等整合控制作用更加突出。
  “十二五”期间上海综保区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战略定位方面,作为国家战略的上海“四个中心”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上海综保区作为“四个中心”建设的前沿阵地和创新突破口,发展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作为浦东开发二次创业,二次跨越的重要功能区之一,综保区担负了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功能拓展和创新的重大使命;区位条件方面,“三区”都毗邻条件优越的现代化海港和机场,正在形成更加丰富的航线布局和口岸物流条件,拥有连接国际、国内物流和服务的最佳硬件环境,具备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辐射服务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的优越条件;产业功能方面,经过多年发展,区内各类要素充分集聚,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加工制造、展示交易、航运服务等产业都已形成规模,在特殊监管区功能的丰富性和产业链的完整性上,在国际(自由贸易区)、国内特殊监管区比较中都具备了较好的竞争力基础;政策监管方面,上海综保区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措施,在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等监管模式和流程优化方面先行先试,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地方立法支持环境和稳定的财政扶持区内企业发展政策机制。以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和国际贸易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上海综保区在贸易便利化和规范高效服务方面形成了有效的制度;管理体制方面,上海综保区在全国首先实行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和机场综合保税区四大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统一管理,为联动发展和区域功能发挥提供了高效的管理基础。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五年是上海综保区发展重要的机遇期:一是全球化发展深化促使跨国公司将其在中国具有成功基础和经营成效的区域作为新的全球业务整合布局点,上海综保区将进一步成为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营运中心落户的集聚区。二是我国进口市场扩大对进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服务需求持续增长,进口贸易服务空间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新型国际贸易功能推动下,将带动以国际贸易为主导的跨国公司营运中心向实体性地区总部升级。三是功能创新突破,有助于拓展和提升综保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和能级,国际贸易结算、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集拼中转、展示交易、离岸服务贸易等新功能的起步和成长,将带动区域经济规模提升和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四是在加工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的压力下,通过推动加工贸易向高附加值的前端和后端环节延伸,研发、维修、检测等具有离岸特点、与服务贸易相关联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产业有望成为综保区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