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3.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十二五”期间,初步建成旱能灌、涝能排的农田灌排系统,农田灌溉面积增加至2000万亩,旱涝保收农田达到1000万亩,除涝标准达到3年至5年一遇。到2020年,基本建成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4.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十二五”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51.4%,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0%以上,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面积逐步缩小,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到2020年,基本建成环境优美、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体系。

  5.提升节水型社会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8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至36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5,用水效率明显提高。到2020年,基本建成制度完备、统一高效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

  6.提升水利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全市水利信息网络、公共平台和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到2020年,基本建成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水利信息化体系。

  7.提升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初步形成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稳定增长的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比较健全。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于水利科学发展的管理体系。

  二、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三)防洪排涝工程。重点实施万宝至大顶子山航电枢纽、东风民主巨源防洪抢险通道工程,完成江南主城区顾乡堤、道外堤、港河口横堤、东大堤、化工堤,江中一、二水源及太阳岛围堤,江南郊区太平庄堤、新农新发堤及双城等7县(市)松干堤防升级达标建设,重点治理呼兰河、蚂蚁河、拉林河等主要支流和蜚克图河、巴兰河、少陵河等37条中小河流,完成松花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堤防险工弱段消险加固任务。重点完成尚志亚布力、通河二甲沟、依兰丹青、宾县三道岗等水库新建、续建工程,消险加固病险水库66座。新建、改扩建泵站11座,改造江南主城区排水管网100公里,老城区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逐步消除城市内涝。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建立山洪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策群防体系。

  (四)城乡供水工程。建设西泉眼水库供水工程,扩建改造工农水库作为城市应急水源,形成40万吨/日供水能力,实现何家沟、马家沟、信义沟通清水。推进江南主城区水厂和供水管网改造,改造磨盘山供水工程,启动哈南净水厂工程,改造配水管线100公里,全力保障用水需求。推进城乡一体、集中连片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21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