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汕头市委宣传部、汕头市环境保护局、汕头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汕头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的通知(2009修订)

  1、★项为必达指标,每项二级指标中,必达指标不具备,将取消该项二级指标分数。必达指标10项共30.5分。必达项目得分少于20分的将不予评审。
  2、含特色加分,总分须达到85分以上,方可参与申报评审。

  “汕头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小学)
  (2009年7月修订)

项目指标

评 估 标 准

信息来源

自评分

评估分

A

指导思想

(5分)

A1

创建

思路

(3分)

1、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绿色学校”的概念有正确认识和理解(1分)

2、符合国家环境教育思想,思路清晰,目标明确(1分)

3、倡导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之中(1分)

1、学习《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和《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情况

2、学校的创建思路及中长期创绿规划

  

A2

领导

重视

(2分)

1、有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成员组成涵盖师生、家长委员会代表及学校各部门,职责分明,定期召开研究部署环境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会议和面向全体教职员工的环境教育会议,工作形成制度(1.5分)★

2、学校有环境教育专项经费(含环境改造、教育培训、教研开发、教育活动等)的投入、使用状况,包括中长期投入计划(0.5分)

1、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人员组成、职责和分工

2、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及活动情况

3、环境教育专项经费使用凭证、计划、报告等

  

B

(20分)

B1

团队

建设

(3分)

重视师生参与创建的队伍建设,包括少先队、环保兴趣小组、志愿者队伍等(3分)

机构组成、活动计划、会议记录

  

B2

创建

计划

(6分)

1、学校在创建年内有创建计划及总结(2分)★

2、各学科和部门有创建计划及总结,包括学期和学年工作计划及总结(2分)

3、环境教育在学校工作计划中有具体体现(2分)

1、学校对环境教育现状的调查、评估

2、学校及各部门的年度创建计划及总结

3、学校及各部门、各学科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总结

  

B3

机制

建设

(3分)

1、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把环保行为与学生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活动中(升旗、班会、校会、少先队活动等)渗透环境教育(2分)

2、创建落实机制健全,包括投入、激励和改进机制(1分)

1、学校相关文件

2、经费的来源、投入以及效果评价

3、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4、学校制定的环保行为规范及日常思想教育活动记录及相关资料、图片佐证

  

B4

师资

建设

(3分)

1、选派领导和具体负责创建工作人员参加各级主管部门主办的创建培训班(2分)★

2、及时将培训内容进行传达,在校内对全体师生进行创建动员,定期对师生进行专题培训(1分)

1、领导、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

2、学校开展培训的情况

3、查阅培训证书、会议记录及有关资料

  

B5

创建

档案

(5分)

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创建工作资料全面完整,分类准确,原始资料齐全,对学校创建以来的重要工作和实践都有记录(5分)★

1、学校创建大事记

2、创建档案及目录

3、创建主管单位领导访问记录

4、查阅辅证、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可信

  

C

(18分)

C1

课堂

渗透

(6分)

1、各学科在课堂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并在各年级中施行(4分)★

2、相关学科在学期、学年考试中有一定比例的环境教育内容(2分)

1、各科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案

2、各学科试卷

  

C2

教育

资源

(4分)

1、注重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并取得良好成效(2分)

2、有整合各学科的全校环境教育计划,并有适合这一计划的教育途径和教学方法(2分)

1、校本教材开发的情况资料

2、学校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学科评估资料

3、师生座谈会

  

C3

综合

实践

(8分)

1、按照《指南》《大纲》要求定期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环境教育讲座,或邀请环境教育专家讲课,完成创模规定的课时(2分)★

2、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环境教育主题活动(2分)★

3、开展环保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学生环境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效果好(2分)

4、综合实践教研组和其他学科组定期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教研活动(1分)

5、教师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环境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发表(1分)

1、课程表、讲座记录、活动记录,选修课教案及开展情况

2、环保科技制作和小发明作品资料和照片,探究性学习成果

3、教研活动记录

4、教师论文和其他教研成果资料

  

D

践(14分)

D1

主题

活动

(4分)

1、有计划地开展环保纪念日活动(2分)

2、少先队和志愿者环保活动有序开展(2分)

1、活动方案、活动记录、照片

2、与有关师生座谈

  

D2

环保

行动

(6分)

1、师生参与学校环境监督活动(2分)

2、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积极开展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2分)★

3、师生关注社会环境问题,能够尽己所能参与环境监督(2分)

1、活动计划、开展的情况、成效及总结

2、实例及效果

  

D3

共创

共建

(4分)

1、与所在社区或有关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定期开展宣传环境教育活动(2分)

2、与社区、单位一起开展绿色创建,师生走进社区参加环保活动(2分)

1、相关文件

2、活动情况资料及照片

  

E

(10分)

E1

校园

建设

(3分)

1、学校功能区划分合理,主要设施充分考虑环保和师生身心健康的需要(1分)

2、校园清洁卫生,绿化美化符合生态要求,树木花草得到有效保护并能发挥环境教育功能(1分)

3、园地齐全,生物园、地理园等教学场所符合要求,并在教学中发挥良好作用(1分)

1、巡视校园,查看规划材料

2、查看监测记录、利用相关设施(场馆)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记录、学习心得

  

E

(10分)

E2

文化

活动

(7分)

1、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有固定的环境教育宣传栏,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定期更换宣传内容(2分)

2、设立环保读书角,订阅《环境》杂志等环保类书报刊(2分)★

3、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的读书、征文、书画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3分)

1、巡视校园

2、查看有关资料(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资料、宣传栏宣传内容、相关文化活动记录)

  

F

理(15分)

F1

管理

制度

(3分)

1、将环境管理理念融入学校各项工作,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1分)★

2、建立健全环保节能制度(1分)

3、开展无烟、无毒及环境安全教育,并有相关措施(1分)

查看有关制度和执行情况的资料

  

F2

资源

节约

与回

(5分)

1、实行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1分)

2、有资源能源节约设施,且运行良好(1分)

3、在校园内外倡导绿色出行、推行上下学环保接送理念(1分)

4、开展各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活动(2分)

1、查看垃圾分类、节能、节水、节电、节纸等设施

2、查看学校环境管理报告

3、活动资料

  

F3

污染

减排

与控

(3分)

1、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的产生,影响师生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妥善处理(1分)

2、学校污染控制达到有关要求(1分)

3、较好地处理了全部有毒、有害物质(1分)

1、有健全完善的对有毒、有害物质处理的措施及管理制度

2、检查各种污染处理设施,查看学校食堂、厕所、垃圾处理站、教室、医务室等场所

3、检查污染物排放及处理证明

4、检查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情况

  

F4

食品

与饮

用水

等安

(4分)

1、学校销售的各种食品及食堂饭菜安全可靠(1分)★

2、有安全可靠的饮水系统,并运行良好(1分)★

3、学校开展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包括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安全教育,有相应的应急预案(2分)

1、学生饮用水供应情况说明

2、学校食堂、小卖部等保障措施(卫生证、健康证)

3、开展应急教育的情况,环境、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4、巡视校园

  

G

效(18分)

G1

师生

参与

(3分)

师生全员参与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参与程度高,对创建工作有普遍的了解,能够及时得到创建的动态信息。(3分)

1、 师生座谈

2、 向师生宣传创绿动态的活动记录(如:班会、国旗下讲话等)

  

G2

环境

意识

及行

(5分)

1、全校师生环境意识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履行环保行为(3分)

2、学校创建辐射效应发挥好,对家庭、社区和其他人员带动明显(2分)

1、师生、家庭、周边人群对师生的评价

2、调查报告、活动记录等

  

G

效(18分)

G3

环境

效应

(6分)

1、学校节水、节电、节能、节纸以及节约其他能源方面成效显著(3分)★

2、学校创建工作及其效果得到社会认可(3分)

1、学校节能、节水等统计及措施效果报告、相关票据证明复印件

2、新闻报道或其他社会认可材料(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

  

G4

获奖

情况

(4分)

1、学生在有效评定年限内(四年)在环境教育中各级获奖情况(2分)

2、教师在有效评定年限内(四年)在环境教育教研中各级奖励情况(2分)

查阅获奖记录单、获奖证书或资料

 

 
  

H

分(20分)

特色

条件

1、“创绿”或环境教育中有独特的方式、方法或项目

2、已应用或开展一段时间,且有长期持续开展的计划, 成为学校办学活动的一部分

3、取得显著成效

4、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

5、得到同行或专家的认可

1、听汇报

2、查阅资料

3、参观特色展示

  

评估

结论

总分120分(含特色加分)

自评总分:

 

评估总分: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