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工作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实现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是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因此,在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加强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充实和更新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内涵,探索新方法,寻找新手段,提升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力度和效能,才能保持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切实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出发点,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指导和监督,全面加强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企业(单位)提高自身卫生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行动纲要》的实施,完善企业(单位)自律、行业管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框架,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监督力度和效能,有效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二)具体目标
综合公共卫生监督工作目前的基础条件和未来五年的发展,确定具体目标包括:
1、健全公共卫生监督体系,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建设,提高公共卫生监督服务的覆盖范围;
2、进一步强化企业(单位)自律意识和自身卫生管理能力;
3、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水平;
4、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监督管理,规范企业(单位)行为;
5、强化行业组织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作用,为企业(单位)依法生产经营(执业)提供日常管理保障和行业自律保障,同时,强化群众和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主要数据指标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及生物阳性标本保存管理合格率≥98%;
2.学校教学环境与生活设施卫生监督抽检合格率≥90%;
3.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健康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卫生监督检查合格率≥90%;
4.生活饮用水抽检合格率≥98%;
5.健康相关产品抽检合格率≥95%;
6.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员配置率100%;
7.公共场所室内环境卫生质量合格率≥95%;
8.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检查合格率≥95%;
9.职业健康监护报告监测合格率≥95%;
10.放射防护监督抽检合格率≥99%;
11.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报告率100%;
12.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处置率100%;
13.预防性卫生监督考核评估体系考核合格率逐年上升5%;
14.已审批建设项目主动公开率100%;
15.从事预防性卫生监督的监督员培训考核合格率100%。
(涉及医疗机构的数据指标详见“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动纲要(2011-2015年)”)
四、行动策略
(一)以推进区县设立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和全面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为抓手,加强基层公共卫生监督网络建设。
(二)逐步构建和完善“企业(单位)自律、行业管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立体管理框架,由政府部门、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单位)按不同定位,履行各自职责,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企业(单位)依法规范生产经营(执业),提升监管效能。
(三)以预防性卫生监督、卫生许可和事后监管“三道防线”为构架,进一步强化监管和服务并重理念,推进过程监管;加强公共卫生监督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技术化建设,建立健全监督监测体系,建立起通过抽检、日常监管、量化结果数据分析指导监管方向的工作机制,并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监管效率。
五、工作任务和推进措施
(一)完善基层公共卫生监督网络,强化基层公共卫生监督能力建设
1.推进区县设立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和全面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积极争取医改经费支持,推进有关区县设立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同时,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充分利用三级公共卫生网络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前哨作用,解决基层卫生监督相对薄弱的问题;及时发现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通过对广大居民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城乡基层群众健康知识和卫生法律政策的知晓率,提升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意识等,进一步为广大群众提供卫生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