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切实加强洪涝灾害后动物防疫工作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根据农业部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一是切实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加大重点区域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村级防疫员作用,严格疫情报告和举报核查制度。二是加强洪涝灾害地区无害化处理和消毒工作。加强巡查,及时搜集因灾死亡畜禽尸体,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指导养殖场(户)加强环境消毒,做好对圈舍、饲喂工具和周围环境的清扫消毒工作,加强活畜禽交易市场消毒,及时消除疫情隐患。三是加强免疫工作。结合防控工作实际情况,切实做好灾区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畜禽要及时补免。四是做好应急准备,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值守,做到责任明确、人员到位、信息畅通。五是不断提高养殖环节生物安全水平。严格按照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规定,指导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加强防疫管理,改善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条件,进一步完善卫生消毒、病死畜禽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针对当前强降雨天气做好防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防止疫情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畜牧业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
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畜牧业防汛工作,至关重要。各地要密切关注当前梅汛季节雨量大、雨区集中等情况,进一步增强全局观念和忧患意识,充分发挥畜牧系统团结协作、敢于拼搏和善于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对防汛抗旱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并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本地区畜牧业的防汛工作预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多渠道争取支持,加大畜牧业防汛救灾资金、物资投入力度。要组织动员全社会特别是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养殖大户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开展防汛和生产自救,努力夺取防汛保畜工作的全面胜利。
浙江省畜牧兽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