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四)空间布局

  装备制造产业,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产业集群。临港经济区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先进交通运输设备、超大型航天装备、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成套设备、重型数控机床、锅炉和动力设备、核电风电设备、大型工程机械、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港口机械和以动力、传动、控制和基础制造装备为代表的关键设备、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等装备配套产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装设备产业基地。南港工业区以石化设备制造为特色的重装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设备、石油钻采设备等总成式、整机型的大型专用成套设备,建设石化装备制造基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发电及输配电设备、大型工程机械及农机设备、机床工具、自动控制系统及精密测试仪器、节能环保设备、基础部件等高端装备制造产品;空港经济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综合利用与环保设备、新能源设备等高成长性产业,大力发展基础部件、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及辅具、关键特种材料等基础配套件产业。

  汽车产业,依托现有基础,规划建设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空港经济区等区域组成的汽车产业集聚区。

  现代冶金产业,优化现有冶金产业布局,规划建设南港工业区现代冶金产业集聚区。

  四、电子信息产业

  (一)发展思路

  巩固提升传统电子制造业,大力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完善自主创新体系,聚集高端环节,做强做大“软”实力和产业配套,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国家高端电子制造业的引领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资源的聚集区和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示范区。

  (二)产值目标

  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力争达到4500亿元,占新区工业总量的19%左右。

  (三)发展重点

  移动互联网领域,继续强化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优势,提升平板电脑产品规模,大力发展数据库软件,以及娱乐类、游戏类、生活类、信息服务类等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及服务。

  云计算领域,进一步提高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产品制造能力,加快新型嵌入式软件系统、云计算软件平台的开发和产业化,积极培育云平台及解决方案开发,带动数据中心及云运营服务逐步发展。

  新型显示领域,扩大LCD、OLED模组产业规模,重点发展AM-OLED模组、触控面板,积极引进ITO导电玻璃、有机发光材料、测试设备等材料、设备企业。

  LED领域,重点发展大功率LED封装、表面贴装LED产品,做大LED产业规模,积极培育发展大功率、高亮度LED外延芯片。

  电子元器件领域,重点发展以多层陶瓷贴片电容器(MLCC)为代表的片式元件以及电连接元件、控制元件、频率元件等其他新型电子元件及组件,敏感元件,多层挠性印刷电路板等;MOSFET、IGBT等功率器件;MEMS器件;汽车、航空、医疗、金融等应用电子控制系统及电源管理、驱动IC等集成电路。

  物联网领域,积极推进物联网感知层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重点支持企业开展传感器、RFID、安防产品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大力推动物联网行业应用,积极引进物联网领域的系统集成商,推动物联网技术及产品在应急指挥、城市交通、环境监测、卫生医疗、城市安防等领域的应用。

  (四)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产业集群。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西区和微电子工业区,以移动通信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生产和研发、软件及信息服务、高性能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制造为主攻方向,壮大现有基础,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综合性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空港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通信、物联网、光电、航空电子和软件及信息服务;滨海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性能服务器研发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物联网应用等;中新天津生态城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重点研发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在集成应用上形成示范性成果,带动通讯服务、传感设备、软件开发、系统集成、IC设计、芯片设计等产业发展。

  五、生物医药产业

  (一)发展思路

  以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的创新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完善研发转化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资源聚集,以化学药、植物药和现代中药、生物制品为核心,医疗器械和医药研发与服务外包为依托,大健康产业为支撑,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转化的领航区、关键技术项目的孵化区和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二)产值目标

  到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800亿元,占新区工业总量的3%左右。

  (三)发展重点

  化学药领域,继续保持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维生素等原料药生产领先地位,重点支持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药物新制剂及新释药系统的研发、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发展、高附加值的化学药物剂型改造升级,积极拓展心血管领域、抗肿瘤领域仿制药市场,大力推动仿制药在国外上市。

  植物药和现代中药领域,重点支持传统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植物细胞规模培养产业化,中药材有效成份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组分中药研究,中药制剂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发展多靶点复方药为基础的现代中药新品种。

  生物制品领域,积极巩固胰岛素、酶制剂等传统优势产品地位,重点支持十大病种的新药研发,特别是抗癌药物的研发;建设人源化抗体平台,大力发展单克隆抗体药物;加紧研制RNA疫苗、肿瘤疫苗、艾滋病疫苗等先进疫苗,重点推进常见传染病疫苗的产业化;建立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系统,探索蛋白质给药途径;深入开展干细胞和血液病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加快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加快新型生物药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的步伐,推进针对癌症、艾滋病等重大疑难疾病的生物药的产业化进程。

  医疗器械领域,重点支持新型定量(半定量)诊断试剂、重大传染病及癌症检测试剂、重大动物疾病快速诊断试剂及新型医用影像诊断设备的研发及应用;推进新型人工器官、辅助循环系统、新型介入治疗器械的开发及产业化;做大医用材料、家用医疗设备等领域。

  医药研发与服务外包领域,重点支持化合物筛选、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CRO和CMO服务,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种生物医药研发和服务机构,鼓励企业积极承接国际间产业转移与药品代工服务。

  (四)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2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其中华苑科技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滨海科技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产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其中东区重点为产业研发,西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空港经济区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集群重点发展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生物医药产业向轻纺经济区、临港经济区等功能区拓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