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畜牧科技含量。加大对乡镇畜牧站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畜牧科技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科普工作宣传,让广大养殖户自觉接受和使用科学的养殖方式,加快牛羊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现代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良种、良法、良料、良管入手,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努力提高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利用重庆市畜科院专业技术优势认真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
(五)实施种草养畜,建设节粮型畜牧经济。重抓人工种草和草地改良,大力实施种草养畜,以草定畜,加快草畜配套发展步伐,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饲草青贮技术,降低养殖成本,建设节粮型畜牧经济。
(六)发展林下养殖,促进农户万元增收。紧紧围绕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合理开发利用我县丰富的林地资源,推行林禽、林羊、林牛、林蜂等林下养殖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年内实现新增林下养鸡出栏300万只,新增林下种草养羊出栏5万只、养牛出栏0.5万头,实现林下养殖户均增收300元,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林禽、林畜”立体经济模式。
(七)强化动物防疫,构筑安全屏障。各乡镇要严格执行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工作首长负责制,制定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预警预报工作,逐级落实防控责任制,实行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加快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管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兽药和饲料等投入品的安全监控和整治,强化动物卫生执法监督,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细化职责。各乡镇和县畜牧产业化建设指挥部成员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结合各单位、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细化任务,认真贯彻落实。
(二)强化职能,搞好服务。县畜牧主管部门严格按照职能职责,切实搞好畜牧生产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做好各阶段各环节相关的物资调运和供应,做好畜牧养殖项目申报,积极向上争资立项,努力做好畜禽品种改良、种草养畜、动物疫病防治、科研课题、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加强基础建设,健全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完善基层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配齐设施设备,提升硬件服务能力。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队伍建设,调整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学习培训,提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动物疫情监测和诊断水平,提高动物疫情应急反应能力。强化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防疫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