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员密集场所方面:督促大型超市、商场、酒店、公共娱乐场所、校园(校舍安全工程)、医院、社会福利机构、体育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加大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投入力度,落实维护保养资金,确保技术防范措施符合标准并正常运行,为公众提供更趋人性化、合理化的安全保障服务。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发布各类安全预警信息。采取安全保障措施,搞好大型活动、大型赛事、重要节假日的安全防范。
4.建筑施工方面:以市政府出台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意见为契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全面推进工程招投标、承发包、施工、监理和检测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落实政府部门全过程监管责任和建设单位(业主)管理责任,提高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标准。严肃整治虚假招投标、转包和违法分包、无证作业、监理缺位等混乱行为,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培育和规范劳务市场,督促建立固定劳务队伍,全面强化安全培训,有效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切实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严格落实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工作。开展在建工程安全专项整治,对高处坠落、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坍塌等事故隐患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对塔吊、人货电梯等大型机械设备及基坑围护、脚手架搭设等安全设施的管理和重大危险源监管,严格督促落实专项施工方案,强化监督检查,做到“四个结合”(即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结合、自查与抽查结合、经常性检查与集中专项检查结合、明查与暗查结合),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5.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监控等方面: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推进产业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危险的落后产能。要根据本市禁止、限制使用、经营及严格管控的危险化学品目录,严格实施企业分类管理和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许可、备案制度,督促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相关企业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督促企业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作业场所视频监控及对装置设施温度、压力等重要工艺参数实行实时监控。全面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处置各环节的安全管控。
6.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特种设备的监督力度,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职责,并督促区内企业切实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完善特种设备分级分类监管评价机制,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级分类管理的试点工作。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督查,加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