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交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推动水路客运市场转型发展。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网络的日益完善,为应对三峡区间水路客运严重萎缩的严峻形势,必须主动调整运输结构。开拓旅游客运市场促转型,积极依托长江三峡区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较为完善的港站车船设施,利用鄂西圈开发的政策和环境机遇,找准三峡旅游高端服务的强劲需求和市场空白,推动水路客运尽快向旅游服务转型,形成旅游与运输相结合的水路旅游客运新特色。建设旅游港口精品促转型,加快建设黄柏河三峡国际游轮中心和城区三峡旅游客运中心等重点项目,凭借旅游港口的市场人气,充分发掘港口资产的商业价值,实现客运港口由单一客运服务向车船、旅游中转集散、游客驻留休闲、旅游信息平台、旅游商贸等综合旅游服务功能转变。积极开拓水路客运市场,全面实现三峡旅游客运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品牌化服务的新目标。

  提升公共交通品质。实施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开发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中心城区及周边组团建立起以快速公交系统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换乘便捷、功能完善且市民支付得起的环保型、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重点建立层次清晰、换乘便捷的公交网络,优化、密织和延伸公交线路,建成1条以上快速公交专用通道,新建11个公交枢纽站,2处公交保养场,6处停车场,确保公交搭乘便捷、换乘舒适、行驶安全、管理规范。优化出租车经营环境,探索新增车辆实行公车公营、出租车经营权与车辆所有权两权合一经营模式。提高高等级出租车比例,逐步更换车型,改善出租车服务内在品质,提升城市形象。

  2、开拓市场发展大物流。

  以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职能为先导,加强组织协调,研究制定支持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物流综合管理体系。建立各部门参与的现代物流工作管理机制,协调解决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

  加快《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实施步伐,重点建设伍家岗、白洋、茅坪等物流中心,使物流产业成为宜昌市支柱产业之一。

  以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促进传统运输业向现代交通物流业转型。积极引进和扶持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企业,形成辐射能力强、服务效率高、运作成本低的区域性物流企业体系。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推进交通企业与生产、营销企业协调合作,大力拓展交通运输企业的仓储、配送、代理等多种服务功能。力争在“十二五”末期,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服务量占物流总量的35%以上。

  邮政作为市场信任度高、网络较为完善的物流部门,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引领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建立以函件和电子商务为战略重点,产品多元化、运作商业化、服务个性化、发展效益化的服务体系。发挥邮政快递业务的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发展成为损益核算清晰、责任主体明确、服务网络健全、综合实力雄厚的综合快递服务商和物流提供商。加强邮政储蓄网点的密布和改造,使之成为城乡网点最多、网络覆盖最广、技术含量最高、农村市场份额最大的现代化、全功能商业银行。支持中邮保险发展成为体系现代化、服务大众化、管理规范化的新型保险公司。

  3、整合资源发展大企业。

  提升交通企业核心竞争力,壮大市场主体,树立国际型企业、实力型企业、活力型企业的新理念,形成大企业支撑大客运、开拓大物流、服务大交通的新格局。

  支持本土企业加快发展。交运集团、宜港集团、公交集团三大本土交通支柱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要推行三大理念,实现三大转型。即:

  一是以运输企业特色强化主营业务,实现由市域交通企业向区域产业集团的转型。继续支持交运集团对县市区客运企业进行收购和控股,壮大公交公司和三峡运输集团合并后的新公交集团,深化宜港集团和香港保华集团的合作。鼓励和支持三大企业外延发展、跨省经营、顺江联合,通过并购重组、联盟合作等方式突破主营业务发展地域限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在全国同类企业中争先进位,提升宜昌本土企业在全国的市场影响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