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总体方案的通知


  5.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就业、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逐步使符合条件的进城落户的务工人员真正转为城镇居民,享有平等权益。支持南阳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和城市组团推进城乡一体化试验(示范)区建设。

  (五)加强区域合作联动,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拓展对外开放领域,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阳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和14个产业集聚区为平台,按照“延链、补链、低碳、绿色”的原则,围绕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节能环保的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链式转移或集群式转移。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化与中国兵装集团、中石化集团、首钢控股集团等央企的战略合作,扎实推进富士康集团南阳项目、东风新能源项目、河南油田扩能改造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推进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农业项目,创建农业产业园。吸引境内外资本参与交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引进境内外资金参与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2.扩大对外贸易。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支持南阳市创建国家级食用菌出口基地、光电产业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石油钻台设备、光电产品、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省级出口基地。加快南阳机场航空一类开放口岸和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完善大通关机制。鼓励进口急需的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资源和原材料。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以多种形式到境外投资、开拓市场,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

  3.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吸引沿海纺织服装、电子、食品、轻工等产业有序转移。重点做好与北京市等受水地区的对口协作帮扶工作,实现互利共赢。推进中英低碳城市发展合作,在维护生态安全、发展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等重大领域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及经济协作组织的经贸往来,完善与襄阳市、十堰市、商洛市等市的区域合作机制,搞好交通设施和市场体系对接,在基础设施、旅游、物流、生态保护、绿色农产品通道等方面加强合作,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六)加大后期扶持力度,构建移民安稳致富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多层次、多渠道推动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移民“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1.支持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安排农村道路、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水利设施、电网改造、空心村整治、农村环境整治、农产品生产基地、水土保持、社会事业等年度投资计划时,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倾斜。抓好移民新村水保、环保工作,将移民新村纳入农村集中环境整治项目建设范围。科学谋划、分类实施,在移民安置区率先建成一批新型农村社区。

  2.完善支持政策。实施移民“万人培训计划”,加快移民转移就业或自主创业,促进移民快速融入当地社会,共同发展致富。引导移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及加工业。支持移民自主创业,移民从事个体经营、创办企业的,2015年前免费登记注册。落实安置区移民从事二、三产业现有税收减免退等优惠政策。淅川县境内安置移民、库区后靠移民比照外迁移民帮扶政策执行。鼓励省内受水地区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实施对口帮扶。争取省外受水区对移民安置区和库区后靠移民实施对口帮扶。争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在南阳市设立分公司。加大对淅川县的帮扶力度。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