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工程交付使用的合格率达100%;大中型工程和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验收要一次合格,确保连续生产或正常使用;确保不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获市级以上工程质量奖的工程项目不断增加。
服务质量:旅游、交通、商业、医疗卫生、房地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要积极推行服务标准化工作,结合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积极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和“商业服务诚信计量示范街”建设,培育“购物放心一条街”2条,实现服务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排名位居全市前列。
二、主要措施
(一)打造品牌工作。
按照“培育储备一批、巩固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的思路,加大对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上海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培育和保护力度,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获得名牌产品等国家级、市级荣誉的重点企业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奖励。根据我区产业特点,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农业、服务类、区域类品牌企业。
(二)食品质量安全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
食品安全法》,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支持重点企业通过食品危害分析与关健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HACCP),促进食品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集中整治,严厉打击无证生产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着力整治城乡结合部的小作坊,有效遏制无证生产、加工、经营食品行为。出口食品确保不发生因产品质量问题遭国外通报、召回或索赔事件。
(三)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认真落实各级政府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着重落实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实行特种设备的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坚决杜绝特大事故,控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保证全区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使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四)打假治劣工作。
明确打假治劣目标任务,按照“打”、“扶”结合,“治”、“理”结合的原则,全面落实打假治劣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质量监管网络无盲区,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造假事件,对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必须依法及时查处。开展农资、建材等重要物资的专项整治活动,净化市场环境。